如何根据产蛋前期的生理特点采用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提高生产水平?

题目

如何根据产蛋前期的生理特点采用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提高生产水平?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①日粮中注意钙的补充,16kw开始,钙的储备增加,成熟卵子释放雌激素,诱发髓质骨形成②注意增加光照时间,开产前7到10天延长光照时间③适时改换蛋鸡日粮,一般在18-19WK更换,母鸡生长迅速,生殖器官也开始发育,日粮保证含钙2%左右,采取逐渐更换的方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笼养蛋鸡疲劳症主要发生在( )

A、产蛋前期

B、产蛋中期

C、产蛋后期

D、产蛋高峰期

E、休蛋期


参考答案:D

第2题:

试述商品蛋鸡开产阶段和产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


正确答案: 指开产前几周到80%的鸡开产,一般为18—25周。
开产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
1适宜的体重标准:18周龄的时候测定,不达标者,由限制饲养转为自由采食并提高蛋白质能量水平
2自由采食:喂料量的增加先于产蛋率增长
3补充光照:18-20周龄体重达标时,每周增加0.5-1小时,到产蛋高峰期不再增加。
4更换日粮:时间为18-19周龄,即产蛋率达5%时,一是有开产前饲料转化为产蛋料,二是产蛋料按比例逐渐替换。
5准备产蛋箱
6保持鸡舍安静

第3题:

三段式饲养蛋鸡包括()。

A.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

B.产蛋前期、产蛋中期、产蛋后期

C.高峰前期、高峰期、淘汰阶段

D.育雏期、育成前期、育成后期


正确答案:A

第4题:

如何根据奶牛不同泌乳阶段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正确答案: 牛在产后开始泌乳到下次干乳期前的一段时期称为泌乳期。奶牛的泌乳期为10个月左右,总体上根据泌乳初期、泌乳高峰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
1.泌乳初期泌期初期是指母牛产后10~15天这一段时间,也叫身体恢复期。饲养管理的要点是;针对母牛在分娩过程中消耗很大、损失大量水分、体力很差的特点,先给母牛喂养温热的麸皮盐水粥(麸皮1~2㎏、食盐0.1~0.15㎏、碳酸钙0.05~0.10㎏、红糖200g、温水15~20㎏)以补充水分,有助于体力恢复和胎衣的排出,并给予优质干草让其自由采食。对体质好、没有乳房水肿的奶牛,产后第1天就可喂多汁饲料和精料,根据消化情况适当增加精料量和多汁饲料量。体质弱的母牛,产后3天内只喂优质干草,从第4天起开始增加精料和多汁料喂量,每天增加的精料量不超过1㎏。体质好的牛产后第一天按产前日粮饲喂,从第2天开始每日增加0.5~1.0㎏精料喂量,2~3天后每日增加0.5~1.5㎏精料喂量,只要产奶量继续上升,精料给量就继续增加,直到产奶量不再上升为止。
2.泌乳高峰期泌乳高峰期是指泌乳初期到产乳高峰期,即产后15~60或90天这段时期。饲养管理的重点是提高饲料干物质采食量。高产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应占体重的3.6%以上,中产牛干物质的采食量应占体重的2.8%。多喂优质干草,青贮水分不要过高(小于60%)。干草进食不足可导致瘤胃酸中毒和乳脂率下降。多喂精料,提高饲料能量浓度,必要时可在精料中加入保护性脂肪。日粮精粗比例为60:40到65:35。
3.泌乳中期泌乳中期是指泌乳高峰期之后至210~240天这段时间。这一时期奶牛的产奶量逐渐下降,日下降幅度为5%~7%。母牛体重自第20周开始恢复,日增重为0.5㎏。此期奶牛饲养的主攻方向是抓稳产,应尽量降低泌乳量的下降幅度。随着泌乳量的下降,要逐渐按产量调整精粗料比例。饲料的下降速度应慢于产奶量的下降速度。
4.泌乳后期泌乳后期是指干乳之前的60~90天这段时间。此期的饲养重点是减缓降奶速度,保胎并恢复体重。日粮的组成以产奶量和体重为依据,每7~10按产乳量调整一次精料的喂量,使母牛在此期间尽早、尽可能快地恢复体重,这不仅对健康有利,还可缓解产奶量的下降,节省饲料。一般情况,日粮干物质采禽量应占体重的3.0%~3.2%,精粗比为30:70。

第5题:

产蛋量可分为饲养日产蛋量和入舍鸡产蛋量,前者一般小于后者。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三段式饲养蛋鸡包括()。

  • A、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
  • B、产蛋前期、产蛋中期、产蛋后期
  • C、高峰前期、高峰期、淘汰阶段
  • D、育雏期、育成前期、育成后期

正确答案:A

第7题:

鸡在其产蛋年中,产蛋期间可以分为3个时期,即产蛋前期、()和产蛋后期。


正确答案:产蛋高峰期

第8题:

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说明吃好初乳、保温、补料等饲养管理措施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1)仔猪出生几小时内能吸收初乳中含有的免疫球蛋白,正常情况下免疫球蛋白在消化道中被酶分解。此时未被分解的直接从肠壁中吸收。仔猪血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是由于吃初乳出生8-12小时达到最高峰,然后逐渐减少。
同时,仔猪体内自身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增加代替初乳中获得的免疫作用。初乳中蛋白质含量高是因为其中含有的免疫球蛋白含量高,对仔猪来说吃初乳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初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可提高仔猪的存活率。分娩时g球蛋白含量占初乳中蛋白质含量的一半,第一天急剧下降逐渐变成富乳。免疫球蛋白是通过仔猪的肠壁直接吸收,但经24小时后吸收的量非常少,最好能在初生后3小时内吃到初乳。抗体主要是通过初乳供给,常乳中虽然也含有少量抗体,但只能获得一小部分,初乳中供给的抗体是直接吸收后进入血液中,但常乳中的免疫球蛋白由于肠壁封闭,不能直接吸收,在肠壁表面上阻止细菌的繁殖、发育。仔猪初生后3小时内迅速吃到初乳并能吃到40-60克初乳的话,大部分仔猪都能获得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免疫球蛋白量。
2)仔猪体温调节功能皮下脂肪沉积少(体重的1%)被毛少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大初生仔猪脂肪层薄,被毛稀疏,保温能力低,适应环境应激能力差。所以为了提高新生仔猪的存活率,从分娩开始至少有5-6小时的护理。首先要用保温灯提高分娩舍地板温度。这样可避免低温应激,提高哺乳仔猪的存活率。
3)补料的重要性。
发挥仔猪最大生产潜能减少断奶应激

第9题:

简述产蛋前期(20—40周龄)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正确答案: ⑴蛋鸡入产蛋鸡舍前的准备工作:蛋鸡舍的清洗,检修设备,备好必要物资器材。
⑵转群;转群日龄一般在120—130日龄。
⑶喂料:产蛋前期要促进鸡多吃料,产蛋后期限制鸡吃料量达到标准耗料量。
⑷饮水:每天供给鸡只清洁、凉爽的饮用水。
⑸光照控制:从18周龄起,在育成期光照的基础上,每周增加30分钟,直至达到14—16小时光照后就保持恒定不变。
⑹产蛋期的环境条件控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饲养密度、槽位。
⑺日常饲养管理:加强鸡群观察,减少应激因素,定时喂料和打扫清洁卫生。
⑻定时捡蛋。
⑼及时除粪,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⑽四季管理:做好防暑降温,保持通风。
⑾带鸡消毒:鸡舍内设备连带鸡群一起消毒,消毒药水直接喷到鸡体全身。

第10题:

蛋鸡分段饲养主要是根据鸡的年龄和(),将产蛋期分为若干阶段,并考虑环境温度等因素,喂给不同水平的蛋白质和能量日粮的饲喂方法。

  • A、产蛋水平
  • B、体重
  • C、产蛋期
  • D、开产日龄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