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的诊断不包括()

题目

水产动物的诊断不包括()

  • A、水产动物临诊诊断
  • B、药物残留检测
  • C、病理诊断
  • D、流行病调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水产动物实施消毒措施不包括()

A、水域消毒

B、种苗消毒

C、工具消毒

D、食场消毒


参考答案:A

第2题:

不包括在水产药物使用安全的是()

  • A、靶动物安全
  • B、水产品安全
  • C、使用安全
  • D、使用人安全

正确答案:D

第3题:

水产动物的诊断不包括( )

A.水产动物临诊诊断

B.药物残留检测

C.病理诊断

D.流行病调查


正确答案:B

第4题:

水产动物养殖过程中应该如何诊断疾病?


正确答案: 一、现场调查
1.调查发病环境和发病史
(1)调查养殖环境确定该环境是否适合养殖
(2)调查养殖史和发病史
2.水质情况调查与分析
(1)水温
(2)水色和透明度
(3)PH值
(4)溶氧
(5)水的化学性质:如硫化氢、氨氮、各种重金属的含量等。
3.了解饲养管理情况
4.了解鱼群的异常表现
二、肉眼检查
1.体表的检查
2.鳃的检查
3.内脏的检查:以肠道为主。
三、显微镜检查
镜检一般是根据肉眼检查时所确定下来的病变部位进行的,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作全面检查。
1.镜检的方法
(1)玻片压展法
(2)载玻片压展法
(3)病理切片检查
2.各器官的镜检
(1)体表
(2)鳃
(3)肠、胃
(4)其他器官(如血液)(图2、3、4)
四、实验室诊断
1.病原分离鉴定
2.血清学诊断
3.分子生物学诊断
五、疾病诊断时的注意事项
1.在进行现场调查时,如果发生暴发性的大批死鱼,一般依“急剧缺氧——农药或工业废水污染——暴发性流行性鱼病——人为投毒”的思路去分析鱼类的死亡原因。
2.要用活的或刚死亡的养殖动物检查,检查数应在5-10尾以上
3.要保持鱼体湿润
4.取出鱼内部器官,要保持器官的完整和湿润
5.用过的工具要洗干净后再用,避免把病原从一个器官带到另一器官或从一个机体带到另一个机体
6.一时无法诊断的疾病要保留标本

第5题:

简述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流程。


正确答案: 宏观观察诊断:
1.观察症状和寻找病原:
体液、体表(鳃、鳍、皮肤)、肌肉、内脏等部位有无颜色变化、有无炎症、充血、出血、溃疡等症状;肉眼检查有无异物(寄生虫)。
2.调查饲养管理情况
3.调查水体环境因子
4.调查发病史及以往采取的措施
微观观察诊断:通过镜检(放大镜、显微镜和电镜)查找病原及宿主的病理变化
1.细菌性疾病的诊断:
病原分离→纯化培养→人工感染→细菌鉴定、药敏实验
2.病毒性疾病的诊断:
A.组织学检测:只适于具有包涵体的病毒种类
B.电镜检查:
C.试剂盒等快速诊断:PCR、DNA探针、酶标抗体等

第6题:

根据水产动物的繁殖方式,遗传基础、育成特点将水产动物的品种分成三个类型:(),()和()。


正确答案:群体品种;杂交种;纯系品种

第7题:

水产动物疾病的正确诊断来自()、()、()三个方面的综合分析。


正确答案:宿主;病原(或病因);环境条件

第8题:

不包括在水产药物使用安全的是()

A.靶动物安全

B.水产品安全

C.使用安全

D.使用人安全


参考答案:D

第9题:

水产动物疾病的正确诊断来自()、()和()三个方面的综合分析。


正确答案:宿主、病原(因)、环境条件。

第10题:

阐述水产动物疾病诊断过程。


正确答案: 宏观观察诊断:
(1)观察症状和寻找病原:先肉眼后镜检,由外到内逐步检查,体液、体表(鳃、鳍、皮肤)、肌肉、内脏等部位有无颜色变化、有无炎症、充血、出血、溃疡等症状;肉眼检查有无异物(寄生虫)。
(2)调查饲养管理情况:养殖品种和放养密度;投饵种类、数量和质量;摄食情况和活动情况
(3)调查水体环境因子
(4)调查发病史及以往采取的措施
微观观察诊断:
通过镜检(放大镜、显微镜和电镜)查找病原及宿主的病理变化
(1)细菌性疾病的诊断:
病原分离→纯化培养→人工感染→细菌鉴定
(2)病毒性疾病的诊断
A.组织学检测:只适于具有包涵体的病毒种类
B.电镜检查:
C.试剂盒等快速诊断:PCR、DNA探针、酶标抗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