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患者,寒战发烧入院,查体,体温39.7℃,细菌学血培养(-),

题目

某患者,寒战发烧入院,查体,体温39.7℃,细菌学血培养(-),该患者可诊断为()

  • A、菌血症
  • B、毒血症
  • C、败血症
  • D、脓毒血症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35岁,因“咳嗽咳痰2周,发热5天”入院。为查找可能的病因,医师要求患者做血培养。为了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应告知护士最好的抽血时间是:()

A.发热开始时

B.寒战开始时

C.发热最高峰时

D.寒战结束时

E.预计寒战发热前


答案:B

第2题:

男,32岁,重症感染患者,每天上午10点出现寒战、高热,已连续5天。疑有败血症,应做血培养。最佳抽血时间应在

A、出现寒战时

B、体温正常后半小时

C、寒战后体温升至最高时

D、体温正常后1小时

E、预计发生寒战及发热前


参考答案:E

第3题:

患者,男,51岁。体温39.7℃,用冰袋降温,利用的散热方式是

A.蒸发

B.辐射

C.对流

D.传导

E.寒战


正确答案:D
传导是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到另一个同其直接接触且温度较低的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高热时用冰袋降温,就是利用传导散热。

第4题:

患者,男性,51岁。体温39.7℃,用冰袋降温,利用的散热方式是

A:辐射
B:对流
C:传导
D:蒸发
E:寒战

答案:C
解析:
传导是机体的热量直接传到另一个同他直接接触且温度较低的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高热时用冰袋降温,就是利用传导散热。

第5题:

患者,男,19岁。重症感染患者,每天上午10点出现寒战、高热,已连续6天。考虑为全身性感染菌血症,应做血培养。抽血的最佳时间应在

A.出现寒战时

B.预计发生寒战及发热时

C.寒战后体温升至最高时

D.体温正常后2小时

E.体温正常后1小时


正确答案:B
发生脓毒血症前多数患者已经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因此为提高阳性率应多次、最好在发生寒战、高热时抽血作细菌培养。

第6题:

患者,男,30岁,重症感染患者,每天上午10点出现寒战、高热,已连续五天。疑有败血症,应做血培养。最佳抽血时间应在

A、出现寒战时

B、预计发生寒战及发热前

C、寒战后体温升至最高时

D、体温正常后1小时

E、体温正常后半小时


参考答案:B

第7题:

患者,男性,55岁。因高热、寒战、胸痛、咳嗽咳痰6天入院。50天前局部皮肤有外伤史。体温39.8℃。血常规示WBC2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1%。胸片示右下肺可见片状阴影,入院后采取的治疗方案有()

A.痰液细菌学检查

B.血培养

C.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抗感染

D.原发病灶早期清除引流

E.氨溴索化痰


答案:ABCDE

第8题:

患者,女,50岁,10天前作胆道手术,近几天来时有突然寒战,体温38~39℃,有时体温接近正常,白细胞计数8.5×109/L,中性粒细胞0.7,血培养阳性,考虑为


正确答案:A

第9题:

患者,男,22岁,患者因淋雨出现寒战、高热、肌肉酸痛半日来诊,右胸放射至右肩,呼吸时加重。查体:体温39.5℃,血压90/60mmHg,脉搏95次/分;右下肺语音震颤增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采集上述血标本后,注入试管的顺序是

A.干燥管-抗凝管-血培养瓶
B.干燥管-血培养瓶-抗凝管
C.抗凝管-血培养瓶-干燥管
D.血培养瓶-干燥管-抗凝管
E.血培养瓶-抗凝管-干燥管

答案:E
解析:
临床同时采集多个血标本时,根据检查要求的无菌程度等一般顺序为血培养瓶—抗凝管—干燥管;血培养瓶要求最为严格,因此抽出血标本首先注入血培养瓶;抗凝管次之,要求血液不能出现凝固;干燥管最后,一般用于血清等的检查(ABCD错E对)。

第10题:

女性,48岁。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输血150ml后,出现寒战,肌肉注射异丙嗪25mg,继续输血,半小时后,体温39.7°C,血压70/60mmHg,脉搏160次/分,紫绀,意识不清,烦躁不安。


A.立即中止输血
B.取血袋血作细菌学检查
C.有效的抗休克及抗感染治疗
D.血浆交换治疗

答案:D
解析:
[考点]输血并发症 [分析]术中输血150ml后,出现寒战、高热,血压70/60mmHg,脉搏160次./分等休克表现,应考虑为细菌污染反应。发热反应可发生在输血开始后1~2 小时内,但血压多无变化;溶血反应常发生在输入十几毫升血后,可有休克表现,还应有手术野渗血、血浆呈粉红色等现象,取血 袋血作细菌学检查(涂片染色细菌检查及细菌培养和敏感试验)可证实诊断。细菌污染 反应的治疗A、B、C项都对,D项不对,血浆交换治疗用于输入血型不合的血所引起的溶血反应,以彻底清除病人体内的异形红细胞及有害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