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带状疱疹病因、诊断及治疗。

题目

简述带状疱疹病因、诊断及治疗。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带状疱疹的病因:本病为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皮肤病,该病毒具有嗜神经和皮肤特性。
诊断:
(1)群集的小水疱或丘疱疹沿神经走向呈带状排列,单侧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
(2)发病多见于肋间神经或三叉神经,亦见于腰骶部及四肢。
治疗:
(1)及早给予抗病毒药物,可口服阿昔洛韦、泛昔洛韦或伐昔洛韦,疗程7~10天。
(2)配合服用消炎止痛药,如吲哚美辛、布洛芬。
(3)外用药以干燥、收敛、消炎为主,防止继发感染。可选用阿昔洛韦乳膏、1%金霉素软膏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水痘、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应卧床休息,注意水分和营养补充,注意预防皮疹继发细菌感染,对症治疗;重症可选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首选阿昔洛韦,也可使用α-干扰素。

第2题:

简述青光眼的病因及治疗措施。


正确答案: ①局部结构上的改变
②神经调节因素
③体液调节因素
④采食棉籽饼
⑤继发于虹膜炎、睫状体炎

第3题:

简述输卵管妊娠的病因及鉴别诊断?


答案:病因:输卵管炎症;输卵管手术史;输卵管发育异常;辅助生殖技术;避孕失败;其他。鉴别诊断:流产、黄体破裂、卵巢肿瘤蒂扭转、急性阑尾炎、急性输卵管炎。 

第4题:

简述干槽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干槽症为拔牙常见并发症,其实质为牙槽窝的局部骨创感染。关于病因仍有争论,多认为创伤及感染是主要原因,此外与拔牙窝大,血供不良,抵抗力下降有关。
(2)主要症状为疼痛,多发生于术后3~4天,疼痛为持续性,可向耳颞部放射。治疗效果不佳者,疼痛可持续1~2周。检查时,腐败型者可见牙槽窝内无血凝块,牙槽骨壁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盖,牙槽窝内有腐败坏死组织,有明显臭味,骨壁有明显触痛,牙龈可见红肿,局部淋巴结可有肿大、疼痛,偶有发生张口受限、低热、疲乏等全身表现。
(3)治疗干槽症主要原则为清创、隔离外界刺激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第5题:

试述瘙痒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治疗。


正确答案:(1)瘙痒症的病因繁多。全身性瘙痒症常与某些系统性疾病有关,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甲亢等,另外月经不调、妊娠等也可引起瘙痒症。物理性刺激如温度、日光等。化学性刺激如酸碱制剂等。生物学刺激如辛辣刺激食物、酒类等都可引起瘙痒症。药物引起的全身瘙痒临床上也常见。局限性瘙痒症也常与局部因素有关,如痔疮、肛瘘等。临床表现依据瘙痒的部位及范围,一般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两类。局限性瘙痒症常见于肛门、女阴、阴囊等,也可见于小腿、掌跖、外耳等处。
(2)诊断要点有:①本病发病时无原发性皮肤损害,仅有瘙痒症状。②临床上常见继发皮损。应与下列疾病鉴别:①慢性湿疹:有原发皮损及病情的演变过程;②慢性单纯性苔藓:好发于颈、眼睑、肘等部位,皮肤苔藓样变明显且出现较早;③虱病:在头部、阴部可见被虱叮咬的丘疹、血痂等,瘙痒剧烈,可查到虱及虱卵。
治疗上:①积极寻找原发病因并进行相应治疗,是预防本病的关键。②注意生活规律,少进烟酒及辛辣食物,戒掉搔抓习惯,避免外界各种刺激,不用碱性过强的肥皂及热水洗烫。③全身治疗抗组胺药物及镇静剂。④局部治疗。

第6题:

简述休克的分类,常见病因及诊断治疗?


正确答案: 分类:①失血性休克、失液性休克、创伤性休克②心源性休克、心脏压塞性休克③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细胞性休克
病因:①低血容量:大出血,严重烧伤,大手术等②心泵功能障碍:急性心肌梗死大量心包积液等③心血管功能失常:重症肺炎,药物创伤氢化物等
诊断要点:①有诱发休克的诱因②意识障碍③脉搏细速大于100/每分钟或者不能触之④四肢湿冷,胸骨不问皮肤指压征,皮肤花纹,粘膜苍白或者发绀,尿量大于30ml每小时⑤收缩压小于80mmhg⑥脉压差小于20mmhg⑦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较基础血压下降30%以上
符合1及234忠的两项,和567中一项

第7题:

如何诊断ARDS?简述其治疗措施,以及ARDS病因


正确答案: 病因:①休克②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③严重感染(败血症)④误吸(误吸胃内容物,淹溺)⑤吸收有害气体(氯气,光气)⑥急性中毒(急性药物中毒)⑦代谢紊乱(尿毒症)⑧过量补液(输库存血)⑨其他(妇产科疾病,其他急性疾病)
诊断:①欧美ARDS联席会议:a急性起病b氧合指数(PaO2/FiO2)≤200mmhg(不管PEEP水平为多少)c胸部X线片显示双肺浸润阴影d肺动脉楔压(PCWP)≤18mmhg或者没有左房压升高的临床证据
②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有发病的高危因素b急性起病,呼吸频数和(或)呼吸窘迫c低氧血症,ALI时氧合指数(PaO2/FiO2)≤300mmhg,ARDS时氧合指数(PaO2/FiO2)≤200mmhgd胸部X线片表现为两肺浸润阴影e毛细血管楔压(PCWP)≤18mmhg或者临床上能除外心源性肺水肿
治疗:原则:改善肺氧合功能,纠正缺氧,生命支持,保护器官功能,防止并发症,积极治疗原发病
①祛除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有效的控制感染,是关键②氧疗:纠正缺氧为抢救患者的关键措施,高浓度给氧3机械通气:PEEP或者CPAP④维持液体平衡:限制液体摄入
⑤药物治疗:a非皮质类固醇药物b肺表面活性物质cNOd糖皮质激素⑥监测脏器功能,防止MODS⑦加强支持治疗,足够的热卡

第8题:

简述肺脓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答案:
解析:
(1)病因:肺脓肿是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部化脓性炎症,病灶坏死、液化后形成脓腔。常由吸入含菌分泌物引起(吸入性),亦可由血源感染(血源性)或继发于邻近器官化脓病变。吸入性常为多种化脓性细菌混合感染(包括需氧、厌氧或兼性厌氧菌),厌氧菌感染达90%以上,血源性常见为葡萄球菌及链球菌。
(2)临床表现:急性吸入性肺脓肿典型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10~14天后咳出大量脓臭痰及坏死组织,可伴咯血。咳出大量脓痰后,体温常明显下降。可出现肺实变征。脓肿可破溃入胸膜腔形成脓气胸。X线胸片亦肺野大片模糊阴影,内有透亮区及液平面。血源性者常先有原发感染灶引起的畏寒、发热等症状,继之出现咳嗽、咳痰,X线胸片表现为两肺野散在小片状或球形炎症病灶,内有脓腔及液平面。
(3)治疗原则:积极抗感染治疗及痰液引流。由于青霉素G对大多数厌氧菌敏感,吸入性肺脓肿首选青霉素G,可用大剂量静脉滴注,重症可用至1000万U/d。对青霉素不敏感的脆弱杆菌,可选用林可霉素或克林霉素,或甲硝唑治疗。革兰阴性菌可用第二、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或氨基苷类抗生素。治疗至症状、体征及X线炎症病灶完全消失为止。血源性多为金葡萄感染,青霉素G耐药率高,应选用苯唑西林或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萄(MRSA),首选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
抗感染疗效不佳者可根据病灶部位进行体位引流。痰粘稠咳不出时,可用祛痰药或雾化吸入治疗。
经正规治疗,疗程超过3个月的慢性肺脓肿,或并有支气管胸膜瘘、脓胸或大咯血者,应行外科手术治疗。

第9题:

简述婴幼儿颌骨骨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定义:一般指出生后3个月以内的化脓性颌骨中央性骨髓炎,主要见于上颌骨。病因:血行播散(败血症,脐带感染)最多见;亦可由于黏膜皮肤的损伤和乳头感染引起;泪囊、中耳的化脓性炎症扩散亦可导致骨髓炎。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
(1)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2)眶下、内眦及口内相应区前庭沟和硬腭等部位肿胀。
(3)眶下、鼻腔、口内前庭沟、硬腭等部位溢脓。
(4)慢性期形成瘘管,持续排出脓液、小死骨块和坏死牙胚。
(5)探查瘘管可及粗糙骨面及感染牙胚,很少有大块死骨块。
治疗:
(1)急性期:全身抗感染,支持疗法;局部切开引流术。
(2)慢性期:治疗偏于保守,注意避免切除未坏死骨质,保留未感染牙胚。

第10题:

简述带状疱疹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一、典型表现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病程一般2~3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
二、特殊表现:(1)眼带状疱疹系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眼支,多见于老年人,疼痛剧烈,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
(2)耳带状疱疹系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表现为外耳道或鼓膜疱疹。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可发生,但多在皮损完全消退后或者1个月内消失,少数患者神经痛可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4)其他不典型带状疱疹与患者机体抵抗力差异有关,可表现为顿挫型(不出现皮损仅有神经痛)、不全型(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即消退)、大疱型、出血性、坏疽型和泛发型(同时累及2个以上神经节产生对侧或同侧多个区域皮损);病毒偶可经血液播散产生广泛性水痘样疹并侵犯肺和脑等器官,称为播散型带状疱疹。
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止并发症鉴别诊断:①本病有时需与单纯疱疹鉴别,后者好发于皮肤与黏膜交接处,分布无一定规律,水疱较小易破,疼痛不著,多见于发热(尤其高热)病的过程中,常易复发。
②偶尔也有与接触性皮炎混淆的,但后者有接触史,皮疹与神经分布无关,自觉烧灼、剧痒,无神经痛。
③在带状疱疹的前驱期及无疹型带状疱疹中,神经痛显著者易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胸膜炎、及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需加注意。
④单纯疱疹通常有在同一部位,有多次复发的病史,而无明显免疫缺陷的带状疱疹病人不出现这种现象。从水疱液中分离病毒或检测VZV、HSV抗原或DNA是鉴别诊断惟一可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