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瓷和切瓷的构筑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1题:
A、在唇面切1/3处,从唇舌经的1/2画线沿45°角切削
B、其次唇面中1/3处适当切削
C、邻面留出1.5mm的切端瓷位置
D、在唇面体瓷切2/3面上,用回切刀形成2~3个纵形“V”字型凹槽
E、回切时注意形成唇面弯曲弧度
第2题:
牙本质瓷堆塑完成后,不正确的回切方法是
A.只回切唇、颊面
B.回切邻面
C.四步法三等份回切
D.两步法三等份回切
E.回切出指状沟
第3题:
关于牙体瓷构筑完成后对其进行回切描述错误的是
A、在唇面切1/3处,从唇舌经的1/2画线沿45°角切削
B、其次唇面中1/3处适当切削
C、邻面留出1.5mm的切端瓷位置
D、在唇面体瓷切2/3面上,用回切刀形成2~3个纵形"旷字型凹槽
E、回切时注意形成唇面弯曲弧度
第4题:
体瓷和切瓷的构筑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5题:
某技师在堆塑瓷粉时,为了体现自然的瓷层颜色、层次和牙冠外形,其牙本质瓷堆塑的尺寸回切前与正常天然牙冠的关系是
A.牙本质瓷的尺寸是正常天然牙冠的1/3
B.牙本质瓷的尺寸是正常天然牙冠的1/2
C.牙本质瓷的尺寸与正常天然牙冠相同
D.牙本质瓷的尺寸为正常天然牙冠的1.5倍
E.牙本质瓷的尺寸为正常天然牙冠的2倍
第6题:
PFM的瓷层构筑是用瓷粉和专用液调和后在基底冠上堆塑成牙冠的方法。其构筑顺序依次是:遮色瓷、牙本质瓷、切端瓷和透明瓷关于遮色瓷的操作中,叙述不恰当的是A、在阻断金属色,形成底色的前提下,尽可能给牙本质瓷多留空间
B、遮色瓷层的厚度在0.3mm左右
C、遮色瓷最好分两次烧结
D、第二次烧结温度应比前次低10~20℃
E、在颈部的遮色瓷应呈逐渐移行形态,防止在此过厚或超过边缘
在牙本质瓷、切端瓷和透明瓷的构筑过程中造成瓷层的层次结构变形的因素是A、瓷泥调和过稠
B、瓷泥吸水过度,振动过大
C、各层瓷粉涂附时混合掺杂
D、透明瓷过度构筑
E、唇面体瓷过薄
瓷泥构筑的主要目的是A、准确造型
B、压实瓷泥
C、减少烧结时的体积收缩
D、增加瓷层烧成后的强度
E、保证瓷层的半透明度
为确保牙釉瓷层的构筑空间,要对牙本质瓷层进行回切,其中四步法回切不包括A、邻面回切
B、切端回切
C、唇面回切
D、舌面回切
E、指状沟回切
第7题:
前牙PFM冠牙本质瓷唇面回切后,唇面应保留的瓷层厚度至少是
A.1.5mm
B.1.2mm
C.1.0mm
D.0.8mm
E.0.5mm
第8题:
为确保牙釉瓷层的构筑空间,要对牙本质瓷层进行回切,其中四步法回切不包括
A.邻面回切
B.切端回切
C.唇面回切
D.舌面回切
E.指状沟回切
第9题:
牙本质瓷堆塑完成后,正确的回切方法是
A.只回切唇、颊面
B.回切唇、颊面及邻面
C.四步法三等份回切
D.两步法三等份回切
E.回切唇、颊面及指状沟
第10题:
1.5mm
1.2mm
1.0mm
0.8mm
0.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