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特点包括()A、多见于6~15岁儿童,男多于女B、有家庭发病倾向C、病变常多发、对称性D、呈囊状或片状皮质缺损区,有硬化边E、多于2~4年内自行消失

题目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特点包括()

  • A、多见于6~15岁儿童,男多于女
  • B、有家庭发病倾向
  • C、病变常多发、对称性
  • D、呈囊状或片状皮质缺损区,有硬化边
  • E、多于2~4年内自行消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痛风表现中,哪一项不正确()

  • A、30岁以上发病,男多于女(约定量:1)。
  • B、夜间突然发病,疼痛剧烈,好发于拇趾的跖趾关节。
  • C、高尿酸血症。
  • D、无发热,无白细胞变化。
  • E、在骨端有圆形透亮影象,皮质及皮质下骨缺损,边缘锐利呈穿凿状。

正确答案:D

第2题: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CT征象有()

  • A、皮质内囊状或不规则、无膨胀性的骨质缺损区
  • B、皮质内囊状或不规则、膨胀性的骨质缺损区
  • C、病灶边缘清楚,外侧骨壳可完整或缺损
  • D、邻近可有轻度软组织肿胀
  • E、常无骨膜反应

正确答案:A,C,D

第3题:

患者女,15岁,左小腿疼痛4年余。CT示左胫骨干偏上1/3处皮质下见沿长轴走行的串珠样、膨胀性骨质破坏区,其内密度不均,CT值约84HU,向内推压邻近骨髓腔,边缘见弧形硬化,与正常髓腔分界清晰,邻近皮质受侵并不均匀性变薄,骨皮质尚完整,未见中断,病变上下范围约9 cm,周围未见明显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根据上述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T所示,可考虑患者所得疾病是A、胫骨骨纤维结构不良

B、胫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C、胫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D、胫骨非骨化性纤维瘤

E、胫骨纤维肉瘤

F、胫骨骨肉瘤

该疾病在CT影像学表现方面包括A、主要包括囊型和硬化型病变

B、囊型主要见于四肢骨

C、囊型表现为囊状透明区,皮质变薄,骨干可有膨胀,内有磨玻璃样钙化

D、囊周围硬化,可因负重而引起病骨变形

E、硬化型多见于颅面骨和颅底骨

F、硬化型非一致性密度增高,在硬化区内有散的颗粒状透亮区

非骨化性纤维瘤、纤维性骨皮质缺损与上述疾病相鉴别时需要注意A、非骨化性纤维瘤无成骨表现,以8~20岁居多

B、非骨化性纤维瘤多见于胫骨、股骨和腓骨干骺端

C、非骨化性纤维瘤分为皮质型和髓腔型

D、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多见于6~15岁儿童,可自愈

E、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常多发,对称

F、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呈囊状或片状,病变边缘不清,无膨胀性骨壳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C


问题 2 答案:ABCDEF


问题 3 答案:ABCDEF

第4题: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特点为()

  • A、多见于6~15岁的儿童
  • B、有家族发病倾向
  • C、病变常多发,对称
  • D、呈囊状或片状皮质缺损区
  • E、多于2~4年内自行消失

正确答案:A,B,C,D,E

第5题: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特点为()

  • A、多见于6-15岁的儿童
  • B、有家族发病倾向。
  • C、病变常多发,对称。
  • D、呈囊状或片状皮质缺损区
  • E、多于2-4年内自行消失。

正确答案:A,B,C,D,E

第6题:

纤维性骨质缺损的CT征象有()。

  • A、皮质内囊状或不规则、无膨胀性的骨质缺损区
  • B、皮质内囊状或不规则、膨胀性的骨质缺损区
  • C、病灶边缘清楚,外侧骨壳可完整或缺损
  • D、邻近可有轻度软组织肿胀
  • E、常无骨膜反应

正确答案:A,C,D

第7题: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特点是()。

  • A、多见于6~15岁儿童
  • B、有家庭发病倾向
  • C、病变常多发、对称
  • D、呈囊状或片状皮质缺损区
  • E、多于2~4年内自行消失

正确答案:A,B,C,D

第8题: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CT征象有()

  • A、皮质内囊状或不规则形的骨质缺损区,无膨胀
  • B、皮质内囊状或不规则形膨胀性骨质缺损区
  • C、病灶边缘清楚,外侧骨壳可完整或缺损
  • D、邻近可有轻度软组织肿胀
  • E、无骨膜反应

正确答案:A,C,D,E

第9题: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特点包括()

  • A、多见于6~15岁儿童,男多于女
  • B、有家庭发病倾向
  • C、病变常多发、对称性
  • D、呈囊状或片状皮质缺损区,有硬化边
  • E、多于2~4年内自行消失

正确答案:A,B,C,D,E

第10题:

多选题
患者女,15岁,左小腿疼痛4年余。CT示左胫骨干偏上1/3处皮质下见沿长轴走行的串珠样、膨胀性骨质破坏区,其内密度不均,CT值约84HU,向内推压邻近骨髓腔,边缘见弧形硬化,与正常髓腔分界清晰,邻近皮质受侵并不均匀性变薄,骨皮质尚完整,未见中断,病变上下范围约9cm,周围未见明显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非骨化性纤维瘤、纤维性骨皮质缺损与上述疾病相鉴别时需要注意()。
A

非骨化性纤维瘤无成骨表现,以8~20岁居多

B

非骨化性纤维瘤多见于胫骨、股骨和腓骨干骺端

C

非骨化性纤维瘤分为皮质型和髓腔型

D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多见于6~15岁儿童,可自愈

E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常多发,对称

F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呈囊状或片状,病变边缘不清,无膨胀性骨壳


正确答案: F,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