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尿期治疗中,若多尿7~14天后不见减少,可口服()25~50mg,每日3次A、多巴胺B、地塞米松C、阿拉明D、氢氯噻嗪E、双氢克尿噻

题目

在多尿期治疗中,若多尿7~14天后不见减少,可口服()25~50mg,每日3次

  • A、多巴胺
  • B、地塞米松
  • C、阿拉明
  • D、氢氯噻嗪
  • E、双氢克尿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双氢克尿噻即

A、呋塞米

B、氢氯噻嗪

C、布美他尼

D、螺内酯

E、氨苯蝶啶


参考答案:B

第2题:

长期口服利尿剂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进行降压治疗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有

A、酮症酸中毒

B、高钾血症

C、高尿酸血症

D、低钠血症

E、血脂异常


参考答案:CDE

第3题:

在多尿期治疗中,若多尿7~14天后不见减少,可口服何药25~50mg,每日3次

A、多巴胺

B、地塞米松

C、阿拉明

D、氢氯噻嗪

E、双氢克尿噻


参考答案:D

第4题: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不宜应用

A、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

B、呋塞米(速尿)

C、醋唑磺胺

D、甘露醇

E、氨苯蝶啶


正确答案:D

第5题:

减少脑脊液分泌的首选药物是

A、地塞米松

B、醋氮酰氨

C、呋塞米

D、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

E、螺内酯(安体舒通)


参考答案:B

第6题:

可用于治疗尿崩症的药物是

A.甘露醇

B.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

C.呋塞米(速尿)

D.链霉素

E.螺内酯


正确答案:B
解析:氢氯噻嗪有抗利尿作用,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内cAMP含量,从而提高该段对水的通透性,使尿量减少;同时因排Na+,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减轻患者的渴感而使饮水减少;故可用于治疗尿崩症。

第7题:

与呋塞米合用可增强耳毒性的药物是

A.甘露醇

B.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

C.呋塞米(速尿)

D.链霉素

E.螺内酯


正确答案:D
解析:速尿大量静脉注射或静脉点滴速度过快时,可致耳鸣、听力下降或暂时性耳聋。链霉素引起的耳毒性主要是耳蜗神经损害,表现为听力减退或耳聋。故速尿和链霉素不能合用以免增强耳毒性。

第8题:

急性肺水肿利尿首选

A、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

B、呋塞米(速尿)

C、醋唑磺胺

D、甘露醇

E、氨苯蝶啶


正确答案:B

第9题:

氢氯噻嗪又名

A.双氢尿克塞

B.双氢克尿塞

C.双氢氯噻嗪

D.速尿

E.可拉明


正确答案:BC

第10题:

中枢性尿崩症患者控制多尿最适宜的药物是

A.垂体后叶素水剂
B.油剂鞣酸加压素(长效尿崩停)
C.去氨加压素(弥凝)
D.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
E.氯磺丙脲

答案:C
解析:
去氨加压素DDAVP(1-脱氨-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压素desmopresssin) DDAVP增加了抗利尿作用而缩血管作用只有AVP的1/400,抗利尿与升压作用之比为4000:1,作用时间达12~24小时,是目前最理想的抗利尿剂。1~4μ皮下注射或鼻内给药10~20μg,大多数病人具有12~24小时的抗利尿作用。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