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患者男,68岁。因“反复胸痛2周,加重3小时”来诊。胸痛发作与劳累及情绪有关,休息可缓解。3小时前出现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重,并出现气促,不能平卧,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心率120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及3级收缩期杂音,双肺散在哮鸣音及湿啰音。根据上述临床表现,该患者可能的诊断为()。A、风湿性心脏病B、急性心肌梗死C、扩张性心肌病D、支气管哮喘E、支气管肺炎F、急性左侧心力衰竭
查看答案
问题:腔隙性脑梗死的最常见病因是()A、高血压B、血流动力学异常C、红细胞增多症D、血小板增多症E、血液高凝状态
问题:小脑幕切迹疝常见的临床表现是()。A、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B、呼吸骤停C、昏迷,同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偏瘫D、血压显著升高,脉搏变慢,出现潮式呼吸E、继发性视神经萎缩
问题:帕金森病以下的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A、多在中老年期发病B、主要表现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和肌强直C、通常的辅助检查无特殊发现D、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治愈E、抗胆碱能药物适用于震颤明显的较年轻患者
问题:患者男,68岁,因“阵发性胸闷3年,持续加重6小时后突发意识丧失”来诊。查体:血压40/20mmHg(1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清。脉搏32次/分,心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增高。最可能发生的心律失常是()。A、心房颤动B、心室颤动C、室性心动过速D、二度房室传导阻滞E、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问题:发生脑疝的主要原因是()。A、长期颅内压增高B、颅内压急剧上升C、颅内压下降过快D、颅内压波动E、颅内各分腔间存在压力差
问题:患者神志清楚,但听不懂他人言语,也不能讲话,此病人失语属于()A、运动性B、混合性C、失音D、构音障碍E、感觉性
问题:下列不是抗血小板聚集药的是()A、阿司匹林B、盐酸噻氯匹定C、华法林D、氯吡格雷E、双嘧达莫
问题:帕金森病的症状不包括下列哪项()A、震颤B、抽搐C、僵直D、运动缓慢E、姿态不稳
问题:高血压脑出血考虑的手术禁忌证不包括哪项()A、脑疝,双瞳孔散大,去脑强直,病理呼吸,脑干继发性损害B、丘脑、下丘脑和脑桥出血,深昏迷C、小脑出血,出血量10ml左右,病情进行加重,昏迷D、年龄在70岁以上,深昏迷,瞳孔散大E、严重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肾功能衰竭者
问题:急性脑内血肿的CT表现特征是()A、新月形高密度灶B、梭形高密度灶C、新月形稍低密度灶D、脑内高密度灶E、骨板下圆形高密度灶
问题:男性,36岁。头痛头昏3个月,左耳鸣、耳聋1个月。查体:视神经乳头水肿,角膜反射迟钝。左听力下降,神经性耳聋。左侧面部浅感觉正常,无面瘫。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未引出病理征。左侧上、下肢共济失调,往左侧倾倒,Romberg征(+)。本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神经性角膜炎B、周围性面瘫C、中枢性面瘫D、吞咽困难E、饮水呛咳
问题:迪谢内肌营养不良(Duchennemusculardystrophy,DMD)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只有男婴或纯合状态下的女婴才表现症状,2岁开始进行性四肢肌无力、肌萎缩。其致病基因为()A、CLCN1B、DMDC、DMPKD、GJB1E、SMN
问题:男性患者,30岁,病程4个月,头痛发病,入院前出现左侧肢体无力和呕吐。入院检查,意识清醒,眼底视盘水肿,左上、下肢肌力四级,腱反射活跃,病理征(+)。最确定的诊断是()。A、脑梗死B、脑出血C、蛛网膜下腔出血D、脑水肿E、颅内压增高
问题:下列哪项不是原发性震颤的临床特征()A、部分有家族史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震颤是唯一的症状D、主要为静止性震颤E、部分患者饮酒后症状暂时减轻
问题:运动着的头颅突然碰撞在外物上,迫使其瞬间由动态转为静态,因此而造成的脑损伤称为减速伤。减速伤常造成()A、脑干损伤B、弥漫性轴索损伤C、冲击点伤D、对冲伤E、冲击点伤和对冲伤同时出现
问题:下列哪些是处理颅脑火器伤的非正确原则()。A、早期彻底清创B、根据伤情和伤后时间选择手术方法C、术前、术中都应警惕有无颅内血肿D、伤道深部金属异物务必一期取除E、硬脑膜和头皮缺损应尽量修复
问题:患者男,31岁,因“双侧肢体对称性瘫痪8d”来诊。无肢体麻木。发病前2周曾有腹泻史。查体:双上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力Ⅴ级,四肢肌张力减低,双侧腱反射(++)、对称,全身深、浅感觉正常。实验室检查:尿、粪常规正常;血GM1-IgG(+)。神经传导测定:上下肢周围神经损害,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后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明显下降,运动传导速度正常,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腓总神经感觉传导测定正常;双侧尺神经F波出现率下降;肌电图正常。明确诊断为GBS,其首选的治疗方案是()A、各种维生素B、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C、其他免疫抑制药D、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E、血浆交换
问题:供应内囊前肢及部分膝部,尾状核,豆状核前部的是()A、大脑后动脉B、后交通动脉C、前交通动脉D、大脑前动脉E、椎动脉
问题:原发性扭转性肌张力障碍的致病基因为()A、UCH-L1B、GCH-1C、DYT-ID、ATP7BE、IT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