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凝血因子的促凝活性,可将血友病分为_______、_____

题目

根据凝血因子的促凝活性,可将血友病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表述酸中毒促进DIC形成的机制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A、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B、肝素抗凝活性降低

C、血小板释放抗凝因子

D、凝血因子活性升高

E、血小板释放促凝因子


参考答案:D

第2题:

血管性血友病患者可出现活性降低的凝血因子是

A、凝血因子Ⅱ

B、凝血因子Ⅶ

C、凝血因子Ⅷ

D、凝血因子Ⅸ

E、凝血因子Ⅹ


参考答案:C

第3题:

根据Ⅷ:C的活性可将血友病A分为四型,中型血友病Ⅷ:C的活性为

A.≤1%

B.2%~5%

C.6%~8%

D.9%~12%

E.13%~16%


正确答案:B

第4题:

  1. 作用于血管通透性药的是()
  2. 可特异性拮抗肝素抗凝作用的是()
  3. 属于促凝血因子合成药的是()
  4. 属于促凝血因子活性药的是()
  5. 属于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的是()

A甲萘氢醌

B酚磺乙胺

C氨甲环酸

D鱼精蛋白

E卡巴克络


  1. E
  2. D
  3. A
  4. B
  5. C

第5题:

下列表述酸中毒促进DIC形成的机制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A.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B.肝素抗凝活性降低
C.血小板释放抗凝因子
D.凝血因子活性升高
E.血小板释放促凝因子

答案:D
解析:
凝血因子活性增高不是酸中毒促进DIC 形成的机制。DIC发病过程中,凝血因子具有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激肽系统和激活纤溶系统的作用。

第6题:

血小板活化时释放反应中具有促凝功能的因素有

A、接触产物生成活性

B、PF3

C、释放凝血因子

D、胶原诱导的凝血活性

E、收缩蛋白系统


参考答案:ABCD

第7题:

血管性血友病(VWD)的诊断试验包括

A、血小板计数

B、出血时间

C、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

D、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VWF:RCo)

E、血浆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


参考答案:CDE

第8题:

下列促凝药物中,通过促进凝血因子活性而发挥作用的药物是

A、氨基己酸

B、氨甲磺酸

C、氨甲苯酸

D、酚磺乙胺

E、卡络柳钠


参考答案:D

第9题:

凝血因子输注的适应证不包括

A.增强免疫力
B.凝血因子缺乏
C.血友病A止血治疗
D.血友病出血的治疗
E.抗凝药物过量者

答案:A
解析:

第10题:

男性,18岁。踢足球后左膝关节肿胀疼痛就诊。检查:左膝关节局部肿胀,压痛明显,膝关节及其周围有大片瘀斑,其兄有血友病A病史。 如本患者诊断为血友病A,则会出现()

  • A、FⅧ促凝活性部分明显减少
  • B、FⅧ相关抗原轻度减少
  • C、血小板功能异常
  • D、服阿司匹林使出血加重
  • E、FⅧ促凝活性部分明显增多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