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休克的诊断。

题目

试述休克的诊断。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问答题
试述休克的诊断。

正确答案: 典型韵临床表现,结合收缩压降至12kPa(90mmHg)以下,脉压小于2.67kPa(20mmHg),即可诊断休克。低血压不一定是休克,休克必须有微循环和组织灌注不足的表现。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问答题
试述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标准。

正确答案: ①收缩压<10.7kPa(80mmI-{g),或高血压患者血压较原血压下降20%以上。②神志改变:意识模糊,嗜睡,烦躁不安或昏迷。⑨末梢循环血管收缩,出现皮肤湿冷或发绀。④尿量每小时少于20mL。⑤纠正引起心输出量和血压下降的因素,如低血容量,心律失常,低氧血症等以后,休克仍然存在。下列动力学参数,有助于诊断:心脏指数(CI)<2.2L/(min·m2);肺动脉楔压(PAWP)>2.40kPa;中心静脉压(CVP)>1.18kPa;总外周阻力(TPR)>11400dyne。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试述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标准。


正确答案:①收缩压<80mmHg,或高血压病人血压较原血压下降20%以上。②神志改变:意识模糊,嗜睡,烦躁不安或昏迷。③末梢循环血管收缩,出现皮肤湿冷或发绀。④尿量每小时少于20mL。⑤纠正引起心排血量和血压下降的因素,如低血容量、心律失常、低氧血症等以后,休克仍然存在。
下列动力学参数有助于诊断:心脏指数(C1)<2.2L/(min·m),肺小动脉楔压(PAwP)>18mmHg,中心静脉压(CVP)>10cmH2(),总外周阻力(TPR)>1400dync。

第4题:

试述休克的病因分类。


正确答案: 现在采用较多的是将休克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五类。

第5题:

试述休克的治疗。


正确答案: ①除去病因:止痛、止血、清创、消炎
②补充血容量
③强心,全身皮红时补充血管收缩药去甲肾上腺素,皮苍白是补充血管扩张药异丙肾上腺素,见尿补钾
④加强饲养管理等

第6题:

试述休克的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收缩压降至12kPa(90mmHg)以下,脉压<20mmHg(2.67kPA.,即可诊断为休克。低血压不一定是休克,休克必须有微循环和组织灌注不足的表现。

第7题:

试述休克病人的观察要点。


正确答案:休克病人观察的要点如下。①意识和表情:反映脑组织灌流的情况;②皮肤色泽、温度、湿度:反映体表灌流的情况;③尿量:反映肾脏及其他组织器官血液灌流情况;④血压及脉压差;⑤脉搏:休克时脉率加快,脉快而细弱表示休克加重;⑥呼吸,呼吸增速、变浅、不规则。呼吸增至30次/min以上或降至8次/min以下,均表示病情加重。

第8题:

试述过敏性休克发生的机制。


正确答案:过敏性休克是过敏反应系抗原和抗体在致敏细胞上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当半抗原(如青霉素G)进入人体后,和组织蛋白结合而成为全抗原,对过敏体质者可使T淋巴细胞致敏,进而作用于B淋巴细胞引起分化增殖,转变成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IgE,抗体黏附在某些组织如皮肤、鼻咽、声带及支气管黏膜下等部位微血管壁周围的肥大细胞上和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使机体呈过敏状态。当再次接触该抗原时,抗原即和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相结合而发生作用,导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破裂脱颗粒,释放出组胺、缓激肽、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这些物质作用于效应器官,使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从而引起多种多样的症状,如皮疹、哮喘、喉头声带水肿、窒息、血压下降、休克等。

第9题:

试述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


参考答案:尽管引起休克的原因很多,但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不外乎血容量减少、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和外周血管容量扩大3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