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检查法根据供试品有无抑菌作用而采用()或()两种方式。
第1题:
无菌检查法中可采用薄膜过滤法的供试品是。( )
A.水溶液
B.可溶于水的固体制剂
C.β-内酰胺类抗生素
D.肠线、缝合线等
E.不溶于水的固体制剂
第2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3题:
无菌检查方法或结果判断错误的是
A、若供试品管中任何一管显混浊,即可断定供试品不符合规定
B、若供试品管显澄清,或虽显混浊但经确证无菌生长,判断供试品符合规定
C、试验若经确认无效,需依法重试
D、如在加入供试品后或在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出现混浊,培养14天后,不能从外观上判断有无微生物生长,可取该培养液适量转种至同种新鲜培养基中或画线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细菌培养2日,真菌培养3日,观察是否再出现混浊或斜面是否有菌生长;或取培养液涂片,染色,镜检是否有菌
E、培养过程中,应逐日观察并记录是否有菌生长
第4题:
第5题:
崩解时限检查法进行检查时,除另有规定外,要求取供试品的数量为 ( )
第6题: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对于有抑菌作用的供试品,通常采用方法消除抑菌活性后,再依法检查。( )
A.培养基稀释法
B.离心沉淀集菌法
C.薄膜过滤法
D.中和法
E.沉淀法
第7题:
药典规定“按干燥品(或无水物,或无溶剂)计算”是指
A.取经过干燥的供试品进行试验
B.取除去溶剂的供试品进行试验
C.取经过干燥失重的供试品进行试验
D.取供试品的无水物进行试验
E.取未经干燥的供试品进行试验,再根据测得的干燥失重在计算时从取样量中扣除
第8题:
澄清度检查法中,“澄清”系指( )
A.肉眼看不见浑浊
B.供试品溶液的的澄清度相同于所用溶剂
C.供试品溶液的的澄清度浅于所用溶剂
D.供试品溶液的的澄清度未超过1号浊度标准液
E.供试品溶液的的澄清度未超过0.5号浊度标准液
第9题:
片剂重量差异检查法进行检查时要求取供试品的数量为 ( )
第10题:
无菌检查法中,抗厌氧菌的供试品选择()作为阳性对照菌。
A大肠埃希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短小芽孢杆菌
D生孢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