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位移监测中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有()、视线长度、前后视距较

题目

垂直位移监测中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有()、视线长度、前后视距较差、视距差累计、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基辅分划读数较差、基辅所测高差较差。

  • A、水准仪精度
  • B、经纬仪精度
  • C、全站仪精度
  • D、钢尺精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垂直位移观测,宜采用( )。


A.水准观测法

B.交会法

C.视准线法

D.视距法

答案:A
解析:
垂直位移观测,宜采用水准观测法,也可采用满足精度要求的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

第2题:

一、二等水准观测中的一测站的限差不包括()

A:前后视距差
B:视线高度
C:视线的长度
D:环闭合差

答案:D
解析:
一、二等水准观测中的要注意测站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数字水准仪重复测量次数、往返高差不符值、环闭全差和检测高差。

第3题:

跨河水准测量是因不能满足相应等级水准测量有关( )技术指标要求,所采取特殊方法进行的水准测量。

A.视线长度

B.前后视距不等差

C.允许高差限差

D.视距长度、前后视距不等差


正确答案:D

第4题:

采用数字水准仪进行二等水准观测,仪器设置完成后,起测的第一站前后视距分别为50 m、48 m,后尺读数为1.542 88 m,前尺读数为0.542 88 m,仪器显示超限。其原因是( )超限。

A.视线长度
B.前后视距差
C.前后视距差累积
D.视线高度

答案:D
解析:
精密水准测量基本要求。GB/T 12897-200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7.3.2条规定:采用数字水准仪进行二等水准观测视线长度不超过50 m,前后视距差不大于1.5 m,前后视距累计差不大于3.0 m,视线高度0.55~2.8 m。显然0.542 88 m小于0.55 m,视线高度不满足要求。

第5题:

等级水准测量中,一个测段的观测需要检查的限差包括()。

A:基辅高差之差
B:前后视距差
C:测段前后视距累计差
D:往返高差之差
E:视线距地面之差

答案:C,D
解析:
选项A、B、E为一个测站的限差。故选CD。

第6题:

进行三、四等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和前后视距差都有一定的要求,对于四等水准测量的前后视距差极限差是(  )。

A. 10m
B. 5m
C. 8m
D. 12m

答案:A
解析:
三等水准测量前后视距差为2m,前后视距差累计值不超过6m;四等水准测量前后视距差为3m,前后视距差累计值不超过10m。

第7题:

水准测量中,一个测站的观测需要检查的限差包括()

A:前后视距差
B:视线长度
C:环闭全差
D:数字水准仪重复测量次数
E:高差闭合差

答案:A,B,C,D
解析:
水准测量中,一、二等水准观测中的主要限差:测站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数字水准仪重复测量次数、往返高差不符值、环闭全差和检测高差。

第8题:

水准仪观测,每一测站要求前后视距尽量()。

A.不相等

B.相等


正确答案:B

第9题:

(2012 年) 采用数字水准仪进行二等水准观测, 仪器设置完成后, 起测的第一站前后视距分别为 50m、 48m, 后尺读数为 1.54288m, 前尺读数为 0.54288m, 仪器显示超限。 其原因是() 超限。

A. 视线长度
B. 前后视距差
C. 前后视距差累计
D. 视线高度

答案:D
解析:
根据表1.5.5,视线长度不能超过50m,前后视距差不能大于1.5m,视线高度应为0.55-2.8m。选项中B、D两项都超限。

第10题:

水准测量中,消除i角误差影响的主要措施是()。

A测站数为偶数

B视线高出地面,三丝能读数

C增加观测次数

D前后视距相等


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