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基层水稳性不良或含水量过大造成的翻浆,应挖除面层及基层松软的部

题目

因基层水稳性不良或含水量过大造成的翻浆,应挖除面层及基层松软的部分,换填透水性良好的砂砾,分层填补并压实,最后修复面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天然砂砾料含土少,水稳性好,宜作为路面的()。

A、上面层

B、中面层

C、下面层

D、底基层

E、垫层


正确答案:D,E

第2题:

关于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的基本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及厚度应与交通量相适应。交通量大、轴载重时,应采周 高等级面层与强度较高的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基层。
B. 层间结合必须紧密稳定,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应力传递的连续性。面层与基层 之间应按基层类型和施工情况洒布透层沥青、粘层沥青或采用浙青封层
C. 各结构层的材料回弹模量应自上而下递减,基层材料与面层材料的回弹模量比应 大于或等于0.7; 土基回弹模量与基层(或底基层)的回弹模量比宜为0.08?0.4
D. 层数不宜过多
E. 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时,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应适当加厚面层或采取其他措 施以臧轻反射裂缝


答案:A,B,D,E
解析:
各结构层的材料回弹模量应自上而下递减,基层材料与面层材料的回弹模量比应 大于或等于0.3; 土基回弹模量与基层(或底基层)的回弹模量比宜为0.08?0.4

第3题:

天然砂砾料含土少,水稳性好,宜作为路面()。

A.上面层

B.中面层

C.下面层

D.底基层

E.垫层


参考答案:DE

第4题:

木、竹面层铺设在水泥类基层上,其基层表面应坚硬、平整、洁净、不起砂,表面含水率不应大于( )%。

A.4
B.6
C.8
D.10

答案:C
解析:
木、竹面层铺设在水泥类基层上,其基层表面应坚硬、平整、洁净、不起砂9表面含水率不应大于8%。

第5题:

裱糊前,基层处理质量应达到,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12%;木材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8%。


答案:错
解析:
裱糊前,基层处理质量应达到,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8%;木材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2%。

第6题:

当面层渗水性大而基层、底基层及路基的水稳定性较差时,较好的路面防水措施为( )。

A.表面层采用上封层

B.在基层做下封层

C.设置渗透性小的垫层

D.采用透水性小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作表面层


正确答案:B

第7题:

裱糊前,基层处理质量应达到,混凝土或抹灰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2%;木材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8%。


答案:错
解析:
裱糊前,基层处理质量应达到,混凝土或抹灰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8%;木材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2%。

第8题:

外墙砂壁状涂料(纺石型)施涂中,若基层含水率太高或施工气温过低,容易造成面层()。

A.色差

B.色斑

C.脱落

D.开裂


答案:D

第9题:

路面结构层包括面层、垫层、基层、底基层,从上到下排序正确的是( )。

A.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
B.面层、垫层、基层、底基层
C.面层、垫层、底基层、基层
D.面层、基层、垫层、底基层

答案:A
解析:
路面工程中,路面结构层自下而上依次为:垫层、底基层、基层、面层(下、中、上)。由此可知自上而下的结构层顺序为: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

第10题:

构成路面的各铺砌层称为路面结构层。按其所处的层位和作用,主要有()

  • A、面层
  • B、基层
  • C、垫层
  • D、水稳层

正确答案:A,B,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