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有权向民航公安机关举报预谋劫持、破坏民用航空器或者其他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行为。

题目

我国公民有权向民航公安机关举报预谋劫持、破坏民用航空器或者其他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行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有

A、对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人使用暴力

B、破坏使用中的航空器使他不能飞行

C、在使用中的航空器内放置危机其飞行安全的装置或物质

D、破坏航行设备危机其飞行安全

E、传送假情报危机飞行中航空器的安全


参考答案:ABCDE

第2题:

为阻止威胁破坏国际民用航空安全以及非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的发生先后制定了海牙公约、东京公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3题:

航空法的渊源包括()。

A.《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B.《关于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犯有某些其他行为的公约》

C.《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

D.《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


正确答案:ABCD

第4题:

国际民航组织制定的第一个反劫机公约是( )。

A.《关于航空器上犯罪及某些其他行为的公约》
B.《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
C.《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器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
D.《制止在国际民用机场发生的非法暴利行为的议定书》

答案:A
解析:
劫机是以暴力劫持航空器,迫使其偏离航线,飞往劫持者指定的国家或地区,以满足劫机犯要求的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针对国际上劫机事件的不断发生,国际民航组织大会和理事会曾作出许多决定和决议。为了防止劫持飞机和对国际民用航空的其他干扰行为,国际民航组织曾制定了三个反劫机公约和一个补充议定书。1963年9月14日签订于东京的《关于航空器上犯罪及某些其他行为的公约》是第一个反劫机公约,对公约的范围、管辖权、机长的权利与责任等均作出了详尽的规定。1970年12月16日在海牙订立了《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1971年9月23日在蒙特利尔订立的《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器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对防止和处理、惩罚劫机制定了更明确的规则。

第5题:

公民有权向民航公安机关举报预谋劫持、破坏民用航空器或者其他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行为。 (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6题:

民航局制定《国家民用航空安全保卫质量控制计划》的目的是:( )

A.确保民用航空安全保卫工作持续遵守并符合《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7》、《国家民用航空安全保卫规划》以及其他相关航空安全保卫规章制度的要求

B.确保和不断提高民用航空工作人员的安全保卫业务技能,达到国家有关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

C.确保《国家民用航空安全保卫规划》内容持续有效

D.确保民用航空安全保卫质量控制活动有效开展

E.指导机场管理机构和航空器经营人建立、运行并保持适合自身的航空安全保卫质量控制系统


正确答案:ACDE

第7题:

《海牙公约》的全称是()

A.关于在航空器上犯罪和某些其他行为的公约

B.防止对国际民航进行非法干扰行为公约

C.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

D.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


正确答案:D

第8题:

依据《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民用航空安全检查机构(以下简称“民航安检机构”)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规则,通过实施民用航空安全检查工作(以下简称“民航安检工作”),防止未经允许的危及民用航空安全的( )、( )进入民用运输机场控制区。


参考答案:危险品、违禁品

第9题:

为阻止威胁破坏国际民用航空安全以及非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的发生先后制定了什么公约()

A.东京公约

B.中日马关条约

C.海牙公约

D.蒙特利尔公约


正确答案:ACD

第10题:

《东京公约》全称是()

  • A、《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
  • B、《关于在航空器上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
  • C、《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
  • D、《国际民航组织附件17》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