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结果的表示:当测定结果在检出限(或最小检出浓度)以上时,报实际测得结果值;当低于方法检出限时,报所使用方法的检出限值,并加标志位L,统计污染总量时()。
第1题:
方法检出限是
A.能产生1%吸收或0.044吸光度时,样品中待测元素的浓度或最小量
B.能产生1%吸收或0.004 4吸光度时,样品中待测元素的浓度或最小量
C.标准曲线的斜率
D.标准曲线的截距
E.能以适当的置信度被检出的元素最低浓度或最小量
第2题:
测定杂质含量时,如果在规定的仪器精度和试验方法下没有检测出数据,可按如下方式()报出结果。
第3题:
分析方法的检出限是
A、指在95%的置信水平下,能够被检出的待测物的最小浓度或量
B、能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的最小浓度或量
C、能定量地测定样品中的被测组分的最小浓度或量
D、能定性地测定样品中的被测组分的最小浓度或量
E、能定量地测定标准溶液中的被测组分的最小浓度或量
第4题:
当样品的OD值小于最大浓度标准品的OD值时,表示样品的药物含量低于检出限
第5题:
对于低浓度未检出结果和在监测分析仪器零点漂移技术指标范围内的负值,数据处理时可将其看成()。
第6题:
第7题:
低于分析方法检出限的测定结果以“未检出”报出,参加统计时按二分之一最低检出限计算。
第8题:
某一检验方法的检出限为1.5μg/L,而被测样品的浓度为1.0μg/L,检测结果应表示为
A、“0”
B、“未检出”
C、“-”
D、“低于检测限”
E、“无结果”
第9题:
方法检出限和定量测定的浓度下限与仪器性能有关。
第10题:
同一方法的检出限、测定下限、测定上限、检测上限,其数值大小的排列顺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