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功频电液调节中的反调现象?克服反调现象可采取哪些措施?

题目

什么是功频电液调节中的反调现象?克服反调现象可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在动态过程中,当发电机的功率因电力系统的变化而突然改变,如发电机的输出功率突然变大,而转子的转速因转子惯性的影响瞬间变化很小,转速信号也变化较小时,功频电液调节系统不但不会开大调门来增大负荷,相反却会因发电机功率大于给定值关小阀门,这就是所谓“反调现象”。
“反调现象”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功率信号变化快于转速信号的变化,为了消除“反调”,可采取下列措施:
(1)除转速信号外,增加采用转速的微分信号。
(2)在功率测量中加惯性延迟。
(3)在功率信号中加负的功率微分信号。
(4)在调节系统中增加一些电网故障的逻辑判断,以区别是甩负荷从电网解列,还是电网瞬时故障暂时失去负荷,在确定电负荷突然变化的原因后,决定调节系统动作方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功频电液调节中不能克服的反调现象的措施是()

A、除转速信号外,增加采用转速的微分信号;

B、在功率测量中加惯性延迟;

C、在功率信号中加负的功率微分信号;

D、在功率信号中加积分信号


参考答案D

第2题:

功频电液调节可实现无差调节。

A

B



第3题:

功频电液调节可实现无差调节。()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什么是PLC的输入输出滞后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可采取哪些措施缩短输入输出滞后时间?


正确答案: PLC以扫描方式执行操作,在扫描过程中PLC的输入/输出信号间的逻辑关系,存在着原理上的滞后,扫描周期越长,滞后就越严重。产生输入/输出滞后的原固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输入滤渡器有时间常数
②输出继电器有机械滞后
③延迟作用与执行用户程序、系统管理公共操作、I/O刷新所占用的时间有关。用户程序的长短及指令操作的复杂程度、程序没计安排直接影响输入/输出得知后时间。

第5题:

什么是除氧器的自生沸腾现象?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可采取哪些解决措施?


正确答案: 除氧器的自生沸腾:当除氧器接收的高加疏水及有关辅助汽水流量在除氧器内放热很大,无需四段抽汽的热量就可以使除氧器的水达到饱和温度的现象称为除氧器的自生沸腾。
解决措施:
a.可将一些辅助汽水流量如轴封漏汽、门杆漏汽或某些疏水改为引至其它较合适的加热器;
b.设置高加疏水冷却器,降低其焓值后再引入除氧器;
c.采用高压除氧器,即通过提高除氧器的工作压力来减少高压加热器的目,使其水量降低。
d.将化学补水引入除氧器,但热经济性降低。

第6题:

哪些情况是违反调度规定?
1)未经电力调度交易机构同意,擅自改变调度管辖范围内一、二次设备的状态,以及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关的机组调速系统(一次调频)、励磁系统(包括PSS)、高频切机、低频切机、安全稳定控制装置、AGC、AVC装置等的参数或整定值(危及人身及主设备安全的情况除外);
2)不执行调度指令;
3)不如实反映调度指令执行情况;
4)现场值班人员离开工作岗位期间未指定接令者,延误电网事故的处理;
5)不执行电力调度交易机构下达的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措施;
6)调度管辖设备发生事故或异常,10分钟内未向电力调度交易机构汇报者(可先汇报事故或异常现象,详细情况待查清后汇报);
7)在调度管辖设备上发生误操作事故,未在1小时内向电力调度交易机构汇报事故经过或造假谎报。

第7题:

联锁是一种()措施。

  • A、保护;
  • B、调节;
  • C、顺序控制;
  • D、功频电液调节。

正确答案:A

第8题:

在功频电液调节中不能克服的反调现象的措施是( )

A、在转速信号中加转速的微分信号;

B、在功率测量中加入延迟环节;

C、在功率信号中加负的功率微分信号;

D、在功率信号中加功率的积分信号


参考答案D

第9题:

功频电液调节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启动时,可实现大范围的自动调速,调速范围50—3400r/min,调速精度≤±1—2r/min。
(2)并网时,操作方便,并网平稳。
(3)大范围自动调节负荷。
(4)切换运行方式简便。
(5)功率自发扰动时能迅速消除。
(6)甩负荷时能有效地抑制汽机超速。
(7)电力系统故障时,能提高其动态稳定性。
(8)便于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水平。

第10题:

Somogyi现象是指()

  • A、胰岛素过量
  • B、清晨胰岛素反调节激素分泌不足
  • C、凌晨低血糖
  • D、清晨现象
  • E、慢性胰岛素不足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