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的要求。

题目

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的要求。

  • A、机械强度
  • B、耐腐蚀
  • C、热稳定性
  • D、通流能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力学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的要求,引下线截面( )应予以更换。

A.出现锈蚀
B.锈蚀10%以上者
C.锈蚀20%以上者
D.锈蚀30%以上者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雷击和静电防护技术。引下线截面锈蚀30%以上者应予以更换。

第2题:

防雷装置引下线的间距如果设计不明确时,可按规范要求确定()。

A、第一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0m
B、第一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2m
C、第二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8m
D、第二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20m
E、第三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25m

答案:B,C,E
解析:
2018新教材P121 (四)防雷引下线的施工技术要求 (3)引下线的间距应由设计确定。如果设计不明确时,可按规范要求确定,第一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2m。第二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8m,第三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不应大于25m。

第3题:

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组成了()。

A.建筑物的固定防雷设施

B.建筑物内的防雷系统

C.引雷装置

D.接地装置


正确答案:A

第4题:

防雷装置外部防雷措施包括()。

  • A、接闪装置
  • B、引下线
  • C、屏蔽
  • D、接地装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常用防雷装置主要包括()及避雷器,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正确答案: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保护间隙

第6题:

(2019年)防雷装置包括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组成,内部防雷装置由避雷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下列安全技术要求中,正确的是( )。

A.金属屋面不能作为外部防雷装置的接闪器
B.独立避雷针的冲击接地电阻应小于100Ω
C.独立避雷针可与其他接地装置共用
D.避雷器应装设在被保护设施的引入端

答案:D
解析:
选项A,用金属屋面作接闪器时,金属板之间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 选项B,独立避雷针的冲击接地电阻一般不应大于10Ω;
选项C,独立避雷针应保持独立性,除独立避雷针外,在接地电阻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防雷接地装置可以和其他接地装置共用。

第7题:

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性的要求。

A

B



第8题:

下列接地线的施工,错误的是()。

A.接闪器与防雷引下线必须采用焊接或卡接器连接,防雷引下线与接地装置必须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B.暗敷在建筑物抹灰层内的引下线,应有卡钉分段固定
C.明敷的引下线应平直、无急弯,并应设置专用支架固定,引下线焊接处应刷油漆防腐且无遗漏
D.要求接地的幕墙金属框架和建筑物的金属门窗,不得就近与防雷引下线连接可靠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179 / 2019版教材P178
引下线施工要求
(1)接闪器与防雷引下线必须采用焊接或卡接器连接,防雷引下线与接地装置必须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2)暗敷在建筑物抹灰层内的引下线,应有卡钉分段固定。
(3)明敷的引下线应平直、无急弯,并应设置专用支架固定,引下线焊接处应刷油漆防腐且无遗漏。
(4)要求接地的幕墙金属框架和建筑物的金属门窗,应就近与防雷引下线连接可靠,连接处不同金属间应采取防电化学腐蚀措施。

第9题:

防雷装置包括()、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正确答案:接闪器

第10题:

一套完整的防雷装置,应包括接闪器、()和防雷接地装置。

  • A、引下线
  • B、避雷针
  • C、避雷网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