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机组压力水管长为500m,水锤压力波传播速度C=100m/S,机组导叶关闭时间为6秒,判断导叶关闭后产生间接水锤还是直接水锤。
第1题:
已知机组压力水管长为200m,水锤压力波传播速度为C=800m/S,机组导叶关闭时间为5秒,判断导叶关闭后产生的水锤为间接水锤还是直接水锤。
第2题:
已知某水电站的设计导水叶关闭时间为5s该电站的引导钢管长为56米,若手锤压力波的传播速度为1000m/s,试问该导水叶关闭时间下发生的是直接水锤还是间接水锤?
第3题:
某机组运行中甩全负荷,产生间接锤,已知水轮机管道特性系数ρ=0.2,叛断产生为第一相水锤还是末相水锤。
第4题:
改变导叶关闭规律也可达到降低水锤压力和机组转速升高的目的。
第5题:
压力引水管道长L=500米,水锤波速C=950米/秒,当阀门关闭时间不小于1秒就能保证不发生直接水锤
第6题:
可利用水锤法测量水轮机的流量,就是测量导叶关闭前后压力波传送过程的压力-时间关系,从而确定流量。所以水锤法测流又称为压力—时间法测流。
第7题:
已知某水电站的设计导水叶关闭时间为5s,该电站的引水钢管长为56m,若水锤压力波的传播速度为1000m/s,试问在该导叶关闭时间下发生的是直接水锤还是间接水锤?
第8题:
某机组压力水管长为3450米,水电站静水为300米,水锤压力波传播速度为C=1000m/s导叶关闭前钢中流速为6m/s,导叶经6秒后全关,计算导叶关闭后钢管末端相对水压升高值。
第9题:
改变导叶关闭规律可达到降低水锤压力。
第10题:
为什么采用改变导叶关闭规律可达到降低水锤压力和机组转速升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