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31日前转业、复员人员,尚未领取个人住房公积金的

题目

2003年12月31日前转业、复员人员,尚未领取个人住房公积金的,由其本人原所在单位按照批准转业、复员时的职级和享受标准一次算清。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影响企业人力资源供给的主要渠道有()。

A:复员转业军人
B:流动人员
C:其他组织在职人员
D:失业人员
E:大中专院校在读生

答案:A,B,C,D
解析:
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主要渠道包括:①大中专院校应届毕业生。大中专院校及职业技术学校应届毕业生的供给较为确定,主要集中于春季,且其数量和专业层次、学历等均可通过各级教育部门获取,预测工作比较容易。②复员转业军人。复员转业军人由国家指令性计划安置就业,也较易预测。③失业人员、流动人员。城镇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的预测比较困难,在预测过程中须综合考虑城镇失业人员的就业心理、国家就业政策、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市的控制程度以及其他一些因素。④其他组织在职人员。对于其他组织在职人员的预测需要考虑诸如社会心理、个人择业心理、组织本身的经济实力及同类组织相当人员的工资、福利、保险等因素。

第2题:

军人退伍、复员、转业后,如何申报户口?


正确答案: 军人退伍、复员、转业后,凭县级以上安置部门或者兵役机关开具的介绍信、居民身份证(未办理居民身份证的,提交军人公民身份号码登记表)和入伍前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户口注销证明,向安置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恢复户口。

第3题:

军人离婚与其复员转业不同步时,应如何处理复员费等?


参考答案:

军人离婚与其复员转业并不一定同步进行,如果军人离婚时尚未复员、转业,能够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的军人财产实际多为可期待利益,在军人离婚时并未实现对财产的实际占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现役军人是否转业或复员,这些财产在理论上都是存在的,只不过需要在转业或复员时进行最后结算而已。故军人在离婚时虽然可能没有实际占有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但并不能以此为由否定军人配偶一方应享有的权利。在实际操作中,军人配偶一方只有在军人可期待的利益兑现而成为既得利益时才可以得到其应得的部分。如果不顾实际情况要求及时兑现,未免过于苛刻,只会增加军人一方的负担,同时也会损害军人一方的利益。如果离婚时军人转业或复员的事实没有发生,其复员费、自主择业费是无法计算出来的,这点和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还不一样。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离婚时虽然不能提现,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具体数额是可以计算出来的,而复员费、自主择业费因为军人没有复员或转业,故不可能知晓将来发放的具体数额。有鉴于此,如果夫妻离婚时军人一方没有复员或转业,军人的配偶只享有对复员费、转业费的期待权。将来一旦军人复员或转业,其原配偶可以请求分割复员费。


第4题:

滞留部队的转业复员干部,改作退休的,从()起,按照现行工资标准套改计发退休生活费。

  • A、下达转业复员命令当月
  • B、下达转业复员命令的第二年
  • C、批准退休当月
  • D、批准退休下月

正确答案:C

第5题:

对军人的()项费用,免缴个人所得税?

  • A、转业费
  • B、复员费
  • C、住房公积金
  • D、住房补贴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的复员军人是指()。

  • A、1954年10月31日前入伍,后经批准从部队复员的人员
  • B、1954年11月1日以后入伍,后经批准从部队退伍的人员
  • C、1950年10月31日之前入伍,后经批准从部队复员的人员
  • D、1950年11月1日以后入伍,后经批准从部队退伍的人员

正确答案:A

第7题:

尚未领取专用折支取公积金的,可在同一地区的任意经办住房公积金业务的网点办。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来源包括( )。

A:大中专院校研习生
B:失业人员
C:其他组织在职人员
D:流动人员
E:复员转业军人

答案:A,B,C,D,E
解析:
企业人员供给包括内部供给和外部供给两种,其预测类型也包括两种:内部供给预测和外部供给预测。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主要渠道包括:①大中专院校应届毕业生。②复员转业军人。③失业人员、流动人员。④其他组织在职人员。

第9题:

武警部队离退休人员,已领取个人全部住房公积金的,不再计算;尚未领取个人住房公积金的,按照应当享受标准计算到2002年底。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凡转业复员干部()人以上的单位,成立转业复员干部临时党支部。

  • A、3
  • B、4
  • C、5
  • D、6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