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加工硬化时硬化层的深度可达()。

题目

产生加工硬化时硬化层的深度可达()。

  • A、0.02~0.3mm
  • B、0.07~0.5mm
  • C、0.2~1mm
  • D、1~3mm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再结晶软化速度低于加工硬化过程时,金属变形后()加工硬化现象。

A、产生

B、不产生

C、加速

D、消除


参考答案:A

第2题:

经机械加工的表面层自表向里依次为______。

A.吸附气体层→污染层→氧化层→加工硬化层→基体

B.污染层→吸附气体层→氧化层→加工硬化层

C.污染层→吸附气体层→加工硬化层→氧化层→基体

D.吸附气体层→污染层→加工硬化层→氧化层→基体


参考答案:B

第3题:

多层焊时,最后一层焊缝不锤击是为了防止由于锤击而使焊缝产生()。

A、硬度提高

B、应力增加

C、加工硬化

D、焊缝脆化


参考答案:C

第4题:

室温下冷拉纯Sn,使之变形70%,问能否产生加工硬化()

  • A、能
  • B、不能
  • C、略有加工硬化
  • D、不能肯定

正确答案:A

第5题:

金属产生加工硬化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金属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塑性变形时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又称冷作硬化。
产生原因是,金属在塑性变形时,晶粒发生滑移,出现位错的缠结,使晶粒拉长、破碎和纤维化,金属内部产生了残余应力等。

第6题:

加工硬化与再结晶软化速度相同时,金属在变形过程中()加工硬化。

A、消除

B、加速

C、产生

D、不产生


参考答案:D

第7题:

怎样消除冷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加工硬化?


正确答案:冷轧带钢加工硬化后提高了带钢的变形抗力,给带钢继续冷轧带来困难。大多数带钢在加工过程中进行再结晶退火软化退火或中间退火来消除加工硬化。

第8题:

衡量加工硬化程度的指标有()和()。

A.加工硬化程度

B.进给量

C.切削力

D.硬化层深度


正确答案:AD

第9题:

变形温度在再结晶温度以上时,变形产生的加工硬化被随即发生的再结晶所抵消,变形后金属具有再结晶的等轴晶粒组织,而无任何加工硬化痕迹,这种变形称为()。


正确答案:热变形

第10题:

由于加工硬化,使金属塑性降低,容易产生()。


正确答案: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