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热机组给汽轮机的调节提出哪些新问题?采取哪些措施解决?

题目

再热机组给汽轮机的调节提出哪些新问题?采取哪些措施解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1#、2#机组热工测点布置及DCS逻辑,哪些属于汽轮机防进水措施?


正确答案:(1)监视抽汽管道上下温度温差在规定范围内
(2)高低加水位
(3)除氧器水位

第2题:

采用中间再热,给汽轮机运行带来了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汽轮机采用中间再热后,在调节系统,热力系统以及机炉的配合方面都产生了很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⑴必须采用单元制机组;
⑵一次调频能力降低;
⑶甩负荷性能恶化。

第3题:

中间再热容积给再热式汽轮机的调节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正确答案: 1)使机组的功率产生滞延,因为当机组的功率增大时,高压缸功率几乎是无迟延地增加,而中、低压缸的功率由于中间再热容积的影响,不能立即升高(中、低压缸的流量要等中间再热器的压力升高后才能增加),至使中、低压缸的功率产生滞延。
2)增加了甩负荷时的动态升速,因为中间再热器及其来回管道在高、中压缸之间组成了一个庞大的中间蒸汽容积,当汽轮机甩负荷后,即使高压缸调节汽门和主汽门都完全关闭,这个中间蒸汽容积内所蓄存的蒸汽进入中、低压缸继续做功,将使汽轮机严重超速。

第4题:

汽轮机组热态启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热态起动的热态温度没有确切的规定,它同汽轮机停止时间及其本身的保温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它带有经验性,并且可能汽轮机与压缩机之间也有差异。一般认为,在热态起动时,只要轴振动与机壳的膨胀对称不超过允许范围,就应继续升速,而不应停留在低速暖机状态,因为低速时蒸汽流量较小,是经节流的,其温度与
压力参数可能均低于原汽缸内的温度,反而起到了冷却收缩作用,因此热态起动应注意:
①保证汽轮机前后管网的蒸汽合格,暖管彻底
②每到一个转速,都要确认轴振动和机壳膨胀量,如果正常,应继续升速
③当到达中速暖机阶段更要注意轴振动和机壳膨胀情况。

第5题:

300MW机组在防止汽轮机进水事故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1)初压限制器;
(2)强制式抽汽止回阀;
(3)加装了汽轮机防进水保护装置,当温差大或负荷低于极限值时,自动开启有关疏水装置或报警及跳闸指令;
(4)汽轮机主蒸汽、再热蒸汽下降50℃,跳机。

第6题:

大功率机组在热态启动时应注意胀差的哪些变化?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热态启动前胀差往往为负值,启动时胀差负值往往还要进一步增大。所以在启动前一阶段(包括启动前)主要矛盾是防止胀差负值过大,而在后阶段,即并列或达到对应于汽缸温度水平的工况点后,则应注意胀差朝正值方向的变化,在启动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对控制胀差负值是很有用的:
⑴冲转前应保持汽温(包括再热汽温)高于汽缸金属温度50~100℃(冲转前气压高时,此温度还应适当提高些),以防转子过度收缩;⑵轴封供气应采用高温汽源,以补偿转子的过度收缩;
⑶真空维持高一些,起动升速要快一些,避免在低速多停留而导致机组冷却,这对防止胀差负值增大是有利的。

第7题:

什么是中间再热式汽轮机?中间再热式汽轮机主要优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新蒸汽在汽轮机前面若干级中做了部分功后,又引入锅炉再热器中再次加热到某一温度,然后又回到汽轮机中继续膨胀做功,最后排到凝汽器的汽轮机。
主要优点有:与同参数非再热机组相比,提高了热效率及排汽干度,降低对末几级叶片的水蚀作用。

第8题:

中间再热式汽轮机的调节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中间再热机组通常是高参数、大功率机组,因此具有一般大机组的调节特点,如要求具有较小的速度变动率以提高一次调频的能力,要求较高的调节油压以增加调节动作的迅速性等。此外,采用中间再热器及单元制带来了新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采用单元制的影响:
⑴减小了锅炉蓄能利用的可能性。降低了机组参加一次调频的能力。
⑵空负荷和低负荷下,机炉的工况不能互相配合,锅炉燃烧不易稳定,此外还有再热器的保护问题。
中间再热器及其再热管道等形成的中间容积很大,由此影响到
⑴使汽轮机中、低压缸的功率变化滞延。
⑵增加了甩负荷时的动态超速。

第9题:

汽轮机进水的危害性是什么?再热机组引起进水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汽轮机进水时应按规定果断处理,否则将造成设备的严重损坏。
(1)汽轮机进水时轴向推力明显增加,甚至造成推力瓦乌金溶化,通流部分严重的碰撞,因为汽机进水时水的密度大,在汽机喷咀中不能获得恰当的喷射速度,而蒸汽的流动受到阻碍,使叶片中压降增大,产生了很大的轴向推力。
(2)由于水在喉咀中喷射角度的改变会打在叶片的弧背上,对汽轮机产生制动作用,同时使叶片受到损伤或断裂。
(3)汽轮机进水后金属部件受到急剧冷却使汽缸变形,转子受到急剧冷却时造成大轴弯曲,使机组振动加剧。
(4)汽机进水后汽缸和转相对膨胀急剧变化,如果水从抽气管或高压排汽管倒入汽轮机,将引起下汽缸收缩而发生猫背变形,以致造成动静部分的径向磨擦,汽封和转子发生挠曲,甚至造成永久变形。
引起再热机组进水的原因:
(1)锅炉漏水或者锅炉燃烧不稳,汽压汽温波动较大时。
(2)由于电网故障引起机组负荷突然升高,锅炉出现汽水共腾现象时。
(3)启动时主再热管没有进行充分的暖管和疏水。
(4)加热器泄漏或水位调整门失灵,加热器内漏水从抽气管返入汽轮机。
(5)125MW机组一级旁路减温水不严或误开。
(6)锅炉主再热汽减温水使用操作不当,使水进入汽轮机,250MW机组当大联锁保护动作后,再热器减温水应关闭,否则减温水将从冷再热管返入汽轮机。

第10题:

防止汽轮机组超速事故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各种超速保护均应投入运行,超速保护不能可靠动作时,禁止将机组投入运行或继续运行;
(2)坚持定期活动主汽门、调速汽门,坚持定期做抽汽止回阀的关闭试验;
(3)坚持按规定进行危急保安器试验,运行2000h的有充油试验装置的机组,可对危急保安器充油试验,充油试验不动作时,应消除缺陷进行试验,或提升转速进行试验,对国产200MW机组进行超速试验时,应先用同步器提升转速后,再用超速滑阀提升转速;
(4)正常停机时,在打闸后应检查有功,功率表到零,或采用逆功率保护动作解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