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银杏林群落中,A群落的银杏数量为30株;B群落的银杏数量为40株。试比较这两个群落的多度关系为()A、A=BB、A<BC、A>BD、无法比较

题目

在两个银杏林群落中,A群落的银杏数量为30株;B群落的银杏数量为40株。试比较这两个群落的多度关系为()

  • A、A=B
  • B、A<B
  • C、A>B
  • D、无法比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乙群落各有100个个体,其中甲中90个属于种A,10个属于种B,而乙中种A、种B各占一半,甲、乙群落均匀度的比较结果为( )

A.甲高

B.乙高

C.一样

D.无法比较


正确答案:B

第2题:

由于群落交错区存在于两个群落的边缘,其内部的环境条件要比两个群落的复杂,所以生物的种类比较少。(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3题:

由于优势种数量多,生产力大,常占据群落中的较大空间,如果它受到限制则群落结构会发生改变。()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进行森林植被样方调查时,确定样地的面积的依据是()。

A:群落分层状况
B:群落中乔木的胸径
C:群落中乔木的数量
D:群落中的物种数

答案:D
解析:
自然植被经常需进行现场的样方调查,样方调查中首先须确定样地大小,一般草本的样地在1m2以上,灌木林样地在10m2以上,乔木林样地在100m2以上,样地大小依据植株大小和密度确定。其次须确定样地数目,样地的面积须包括群落的大部分物种,一般可用物种与面积和关系曲线确定样地数目。样地的排列有系统排列和随机排列两种方式。样方调查中“压线”植物的计量须合理。

第5题:

进行森林植被样方调查时,确定样地的面积的依据是( )。

A.群落分层状况
B.群落中乔木的胸径
C.群落中乔木的数量
D.群落中的物种数

答案:D
解析:
自然植被经常需进行现场的样方调查,样方调查中首先须确定样地大小,一般草本的样地在1m2以上,灌木林样地在10m2以上,乔木林样地在100m2以上,样地大小依据植株大小和密度确定。其次须确定样地数目,样地的面积须包括群落的大部分物种,一般可用物种与面积和关系曲线确定样地数目。样地的排列有系统排列和随机排列两种方式。样方调查中“压线”植物的计量须合理。

第6题:

甲乙两个群落均由两个树种组成,每个群落的树木总数都是1000株;甲群落中A树种为300株,B树种为700株;乙群落中A树种为20株,B树种为980株。则甲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_______于乙群落。


正确答案:
高(或大)

第7题:

多度是指群落内各物种的个体数量。既可以是个体的绝对数量,既可以用各物种的个体在群落中的比率来表示。(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8题:

群落的数量特征,是植物群落的最基本特征,包括()。

A、多度、盖度、频度、重要值

B、多度、盖度、频度、多样性

C、多度、盖度、频度、层片

D、多度、盖度、频度、演替


正确答案:A

第9题:

进行森林植被样方调查时,确定样地面积的依据是( )。
A. 群落分层状况
B. 群落中乔木的胸径
C. 群落中乔木的数量
D. 群落中的物种数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取样调查法可获知种群密度和丰富度
B.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C.群落中的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D.调查研究同一地点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可揭示群落的种间关系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种群和群落。使用取样调查法可获知种群密度和丰富度,A项正确;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垂直方向上分布有不同的种群,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成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C项正确;不同的种间关系呈现特定的数量变化曲线,故调查研究同一地点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可揭示群落的种间关系,D项正确。

B项: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水平方向上分布有不同的种群,B项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