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反映雨量的节气是()

题目

二十四节气中反映雨量的节气是()

  • A、清明
  • B、小暑
  • C、小雪
  • D、春分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二十四节气中反映雨量的节气是( )。

A.清明

B.小暑

C.小雪

D.春分


正确答案:C

第2题:

关于我国的节气,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B.“杨花落尽子规啼”反映的是四川盆地谷雨时节的景象C.节气反映了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的过程D.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其中,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


正确答案:C
节气反映了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过程,是每年季节变更的重要标志。

第3题:

关于“二十四节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是立春,最后一个节气是冬至

B、二十四节气综合了天文、气象等知识,反映了我国古代发达的农业文明

C、节气最早起源于西汉年间,到唐朝已臻完善

D、2012年,清明节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二十四节气整体还未入选


【答案】B
【解析】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是大寒,A项错误;节气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已臻完善,C项错误;2011年6月,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项错误。故答案为B。

第4题:

在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是()节气?


正确答案:清明

第5题:

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反映气候、物候的变化,用以指导农事。下列节气中,白昼最长的是()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答案:B
解析:
B,夏至

第6题:

一年有哪二十四节气?反映四季、气温、雨量、物候变化各是哪些节气?


正确答案:(1)二十四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①反映四季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 ②反映气温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③反映雨量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 ④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4个节气。

第7题:

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
B.紧随小满后的节气是芒种
C.当太阳黄经等于15度时,便是清明节
D.二十四节气是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的总称

答案:A
解析:
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制定,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是中国农历。A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因为中国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B、C、D三项表述均正确。

第8题:

关于我国的节气.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B.“杨花落尽子规啼”反映的是四川盆地谷雨时节的景象

C.节气反映了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的过程

D.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其中,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


正确答案:C
节气反映了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过程,是每年季节变更的重要标志。

第9题:

关于我国的节气,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B.“杨花落尽子规啼”反映的是四川盆地谷雨时节的景象
C.节气反映了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的过程
D.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其中,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

答案:C
解析:
节气反映了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过程,是每年季节变更的重要标志。

第10题:

在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是()节气?


正确答案:惊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