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基准法测定水泥中的二氧化硅时,为什么要加入固体氯化铵?然后要加

题目

用基准法测定水泥中的二氧化硅时,为什么要加入固体氯化铵?然后要加入蒸发至干,但加热温度不能超过120℃左右,这又是为什么呢?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加入固体氯化铵后,利用其水解夺走硅酸之水分子,加速硅酸脱 水,同时利用铵离子中和硅酸溶胶所带的负电荷,从而加速硅酸的凝 聚析出。若蒸干温度超过120℃,溶液中的Fe、Al 及Ti 等部分水解, 析出难溶性的碱式盐融入硅酸沉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重铬酸钾法测定铁时,为什么要加入磷-硫混酸?


正确答案: 增加溶液的酸度;消除Fe3+的黄色干扰;降低滴定突跃的起始电位,防止终点提前。

第2题:

用氯化铵法测定二氧化硅的操作条件较宽。对0.5g试样来讲,加入()氯化铵,()浓盐酸,在沸水浴上蒸发至干均可。


正确答案:0.5~4g;2~5mL

第3题:

为什么CYDHD-531生产中固体甲醛要分多次加入?


正确答案:因为加入甲醛时反应放热较大。分次加入才能控制好反应温度及避免反应釜冲料。

第4题:

采用碘量法测定烟气中二氧化硫时,配制碘标准滴定溶液时,为什么要加入碘化钾?


正确答案: 因为碘不溶于水,易溶于碘化钾溶液中,生成三碘配离子,这样即可使碘很容易溶解在水中。另外碘易挥发,生成三碘配离子后可减少碘的挥发,所以配制碘标准滴定溶液时要加入碘化钾。

第5题:

铜盐回滴法测定氧化铝加入EDTA标中溶液后,为什么要先加热后加缓冲溶液?


正确答案: 在滴定完铁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后,如在未加热之前加入缓冲溶液,则Al3+、TiO2+会发生水解,不能完全与EDTA反应。当首先加热至70-80℃时,可以使95%以上的Al3+与EDTA反应形成配合物避免了水解的发生。加缓冲溶液提高溶液的PH值,并在煮沸的条件下使剩余的Al3+与EDTA反应形成配合物,最终达到Al3+、TiO2+与EDTA定量反应形成配合物的目的。

第6题:

用基准法测定水泥中的二氧化硅时,为了促使硅酸凝聚,需加入()。

  • A、氯化铵
  • B、氯化钾
  • C、氢氧化钠
  • D、氢氧化钾

正确答案:A

第7题:

用活性炭脱色时,为什么要待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后方可加入?为什么不能往正在沸腾的溶液中加活性炭?


正确答案:用活性炭脱色,要待固体样品完全溶解后才能加入。这是因为:一方面只有固体样品完全溶解后才看得出溶液是否有颜色,以及颜色的深浅,从而决定是否需要加活性炭或应加多少活性炭;其次,固体样品未完全溶解,就加活性炭会使固体样品溶解不完全(活性炭会吸附部分溶剂),同时活性炭沾的被提纯物的量也增多;第三,由于黑色活性炭的加入,使溶液变黑,这样就无法观察固体样品是否完全溶解。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均会导致纯产品回收率的降低。

第8题:

水泥熟料试样为什么不能用盐酸直接分解试样,分取溶液用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二氧化硅?


正确答案: 水泥熟料中的不溶物主要由硅、铁、铝等少量钛所组成,约占不溶物总量的70%~80%,其中二氧化硅约占35%,三氧化二铁约占20%,三氧化二铝约占16%,因此,不溶物超过0。2%的样品用酸溶样,以硅酸钾容量法测定二氧化硅,将给二氧化硅的测定结果带来明显的负误差。所以,不溶物大于0。2%的水泥熟料试样,不能直接用于溶样,以氟硅酸钾法测定二氧化硅,而应用碱溶处理试样。

第9题:

用亚硝酸钠法测定芳胺类药物时,为什么要加溴化钾?


正确答案:HBr生成NO+的速度≫Hcl生成NO+的速度

第10题:

依据《固体废物总铬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滴定法》(GB/T15555.8-1995)测定固体废物中总铬时,为什么要加入硫酸-磷酸混合酸?


正确答案: (1)为了减少终点误差。
(2)使三价铁离子生成五色络合物,从而降低三价铁离子和二价铁离子电对的电位,并使其在等当点附近突跃增大,反应也更完全。
(3)同时由于生成无色络合物,也消除了三价铁离子的黄色,有利于终点的观察。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