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构件抗震设防的要求是什么?

题目

钢筋混凝土构件抗震设防的要求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基本烈度为8度地区的框架结构,当高度不大于12m且体型比较规则时,可按7度设计烈度设防。
基本烈度为6度以上地区次要建筑物可相应地按基本烈度降低1度采取抗震措施。
基本烈度为6度地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不做地震作用效应的计算,但应符合有关的抗震措施及配筋构造要求。
三水准设防要求:(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地区地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结构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
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地区地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结构可能损坏,但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地区地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见地震影响时,结构不致倒塌或发生危机生命的严重破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 )。

A.抗震设防要求
B.抗震设防标准
C.抗震设防设计
D.抗震设防规范

答案:A
解析: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第2题:

某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除规范另有规定外,对建筑物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时,宜符合下列哪项要求?(  )

A、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1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B、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C、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D、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3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3.3.3条,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第3题: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 )。

A、抗震设防要求

B、抗震设防标准

C、抗震设防规范


参考答案:A

第4题:

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

  • A、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
  • B、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
  • C、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
  • D、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

正确答案:B

第5题:

下列关于抗震设计的概念,其中何项不正确? ?
(A)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多、高层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不应采用预制装配式结构
(B)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抗震分析时,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
(C)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D)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时,应防止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


答案:A
解析:
(A)正确表述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3. 5. 4条第5款。(B)见《建 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3. 6. 6条第1款。
(C)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6. 1.5条。(D)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2008年版)3. 5. 4条第2款。

第6题: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电影院,大门与两侧附属门之间( )。

A.应设防震缝
B.不设防震缝
C.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应设防震缝
D.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不设防震缝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防震缝的设置要求。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电影院,大门与两侧附属门之间,不设防震缝。

第7题:

在下列有关抗震设防的说法中,哪些选项是符合规定的?(  )

A、抗震设防烈度是一个地区的设防依据,不能随意提高或降低
B、抗震设防标准是一种衡量对建筑抗震能力要求高低的综合尺度
C、抗震设防标准主要取决于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不同
D、《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的设防标准是最低的要求,具体工程的设防标准可按业主要求提高

答案:A,B,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1.0.4条规定,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根据第2.1.2条规定,抗震设防标准,是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规范规定的设防标准是最低的要求,具体工程的设防标准可按业主要求提高。

第8题: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中须设()。

A:圈梁
B:过梁
C: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D:变形缝

答案:C
解析:

第9题:

某38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普通办公楼,如题图所示,房屋高度为160m,1~4层层高6.0m,5~38层层高4.0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0g),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无薄弱层。
说明:HWOCRTEMP_ROC250



假定,主体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定为C级,抗震性能设计时,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主要构件的抗震性能指标有下列4组,如表32A~32D所示。试问,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构件抗震性能设计时,采用哪一组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基本要求(  )
注:构件承载力满足弹性设计要求简称“弹性”;满足屈服承载力要求简称“不屈服”。

A. 表32A
B. 表32B
C. 表32C
D. 表32D

答案:B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11.1条规定,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分为A、B、C、D四个等级,结构抗震性能分为1、2、3、4、5五个水准(表3.11.1),查表3.11.1得:结构的抗震性能水准为3。
根据第3.11.2条及条文说明规定,底部加强部位的核心筒墙肢为关键构件;一般楼层的核心筒墙肢为普通竖向构件;核心筒连梁、外框梁为“耗能构件”。
根据第3.11.3条第3款,关键构件受剪承载力宜符合:式(3.11.3-1),即“中震弹性”;关键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应符合:式(3.11.3-2),即“中震不屈服”;普通竖向构件受剪承载力宜符合:式(3.11.3-1),即“中震弹性”;普通竖向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应符合:式(3.11.3-2),即“中震不屈服”;部分“耗能构件”:允许进入屈服阶段,即“塑性阶段”。
因此,B项最为正确。

第10题:

《抗震标准》对各类建筑的抗震设计提出的设防烈度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甲类:对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较该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一度采用。
乙类:对地震作用按该地区的设防烈度确定,对抗震措施,当该地区的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提高一度采用;当为9度时,可适当提高。
丙类:对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该地区的设防烈度采用。
丁类: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按该地区的设防烈度确定,抗震措施、当该地区设防烈度为7~9度时,可降低一度。6度时不降低。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