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内航行货船,船舶检验登记机构为A港。该轮在B港进坞后申请中

题目

某国内航行货船,船舶检验登记机构为A港。该轮在B港进坞后申请中间检验和坞内检验,同时对船舶船体部分进行改建申请附加检验,A港船检机构委托B港船检机构进行检验,但B港船检机构以非本船籍港登记船舶为由拒绝检验。在此情况下,A港船检机构受理了该轮的中间检验、坞内检验和附加检验,检验完成后签发了证书。 试分析一下此检验过程有没有过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船公司船舶资料如下表:

该船从甲港出发,装载4000吨货物去乙港,在乙港卸货2000吨继续航行至丙港,卸完货后航次结束,甲港到乙港的距离为1000海里,乙港到丙港距离为1000海里。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计算以下问题:
根据计算分析,该船运距载重量利用率偏低,提高运距载重量利用率的主要途径为(  )。
A.加强揽货工作,提高船舶载重量
B.提高船舶航行速度
C.延长船舶航行时间
D.增加货源,减少空驶距离


答案:A,D
解析:
发航载重量利用率及运距装载率的数值通常小于1,提高发航载重量利用率及运距载重量利用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船舶的载货量、载客量及减少船舶空驶时间。

第2题:

某新建造的国内沿海航行普通货船,总吨2396,2个货舱,装载适量煤,在某装货港接受船舶安全检查。安检官检查后发现,该船2个货舱未设置有固定式灭火系统,并以此缺陷为由滞留该船,并通知船舶检验机构,请问该船船舶检验机构是否存在过错,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本船船舶检验机构存在检验过错。
按2011海船法规,本船的装货处所应设有符合固定式CO2气体灭火系统或固定式惰性气体灭火系统加以保护,或用能提供等效作用的固定式灭火系统予以保护;
同时也规定,任何货船的装货处所,如专门建造用以装运矿砂、煤、谷物、没有干透的木料和不燃货物或较小失火危险的各种货物,则可以免除上述的要求。这样的免除只有在船舶装设有钢质舱口盖和具有能关闭所有通风导管及其他通向装货处所的开口的有效设施时方可允许,此时应根据法规要求签发《免除证书》,并应确保《免除证书》附有船舶允许装载货物种类的清单。
船检机构应督促船方按法规要求装设固定式灭火系统,或按要求签发《免除证书》。

第3题:

在流水港,船在进坞前或出坞后受横流的影响大。(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4题:

某船舶检验机构对一些国内航行船舶申请展期时,不经检验就同意并签署。该船舶检验机构可否这么做?


正确答案: 不可以。船舶检验机构应遵循的执业原则是:公正诚信、严格自律、依法执业、严格守法原则。该船舶检验机构违反了其中的严格自律原则,所以该做法是错误的。

第5题:

船舶登记港为船籍港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某船公司船舶从甲港出发,装载4000吨货物去乙港,在乙港卸货2000吨继续航行至丙港,卸完货后航次结束,甲港到乙港的距离为1000海里,已知该船资料有:定额载重量5000吨,历期300天,平均速度为300海里1天,航行率为0.5,营运率为0.8。乙港到丙港距离为1000海里。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计算以下问题:
该船运距载重量利用率偏低,提高运距载重量利用率的主要途径为(  )。
A.加强揽货工作,提高船舶载货量
B.提高船舶航行速度
C.延长船舶航行时间
D.增加货源,减少空驶距离


答案:A,D
解析:
发航载重量利用率及运距装载率的数值通常小于1,提高运距载重量利用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船舶的载货量、载客量及减少船舶空驶距离。

第7题:

对于来自国内港口的国际航行船舶,船到港后应向海关呈交以下哪种文件材料()?

  • A、上港船长借支证明
  • B、关封
  • C、上港离港证
  • D、枪支弹药表

正确答案:B

第8题:

被保险船舶从A港开航后驶向C港,原定中途停靠B港。船舶在A港至B港的单独航程中遭遇飓风袭击,折断桅杆,随后船舶在航行中又遇上台风,造成船体其他部位受损,保险人对于免赔额的处理是( )。


参考答案:C

第9题:

我国港口国监督检查的对象为()

  • A、国际航行的外国籍船舶
  • B、国际航行的中国籍货船
  • C、港作拖轮
  • D、军舰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某船检机构,根据船东的申请,审核了拖航计划,进行拖航检验后,签发了从A港到B港的适拖证书,并限定了适拖条件为风力在6级以下,波高在1米以下,船舶航行8小时后,根据气象预报,海面风力为7级,波高1.5米,船长未按拖航计划,选择锚地,进行抛锚,而继续航行,结果导致拖缆断缆的事故,请问船检机构要承担责任吗?


正确答案: 根据2004法规《通则》的4.4.2的规定,船舶应按证书限定的航区和条件进行营运/作业。该船已限定条件,船舶未按限定条件营运,因而,该船船长应承担责任,船检机构不必承担责任。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