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摩擦桩,桩与桩之间的中距尽量不小于桩径(或桩宽)的()倍。

题目

对于摩擦桩,桩与桩之间的中距尽量不小于桩径(或桩宽)的()倍。

  • A、4
  • B、5
  • C、6
  • D、7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垂直静载试验的锚桩和试桩的间距应为:()

A.中心距不小于4倍桩径
B.中心距不小于2倍桩径
C.中心距不小于1.5倍桩径
D.中心距不小于5倍桩径

答案:A
解析:

第2题:

水平静载荷试验推力支承桩与试验桩净距不宜小于5倍桩径或桩宽。


答案:对
解析:

第3题:

对土层情况、各桩的直径、入土深度和桩顶荷载都相同的摩擦型群桩(桩距一般为桩径的3倍)的沉降量将比单桩()。

A、大

B、小

C、大或小

D、两者相同


参考答案:A

第4题:

桩头与承台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承台边缘与桩外缘净距应符合()。

  • A、桩径≤1m时净距0.5倍桩径且≮250mm
  • B、桩径≤1m时净距0.3倍桩径且≮200mm
  • C、桩径>1m时净距0.2倍桩径且≮400mm
  • D、桩径>1m时净距0.3倍桩径且≮500mm

正确答案:A,D

第5题:

对土层情况、直径、入土深度和桩顶荷载都相同的摩擦桩,群桩(桩距一般为桩径的3倍)的沉降量将比单桩(  )。

A、大
B、小
C、大或小
D、两者相同

答案:A
解析:
当桩距小于某距离时,群桩承载力小于各单桩承载力之和,沉降量则大于单桩的沉降量,其基桩的承载力和沉降性状往往与相同地质条件和设置方法的同样单桩有显著差别,这种现象称为群桩效应。主要是受到了群桩效应的影响,群桩的工作效率下降,沉降量比单桩时大。

第6题:

高应变检测传感器安装位置对于一般桩型、距桩顶位置不宜小于:( )

A.1.5倍桩径
B.2倍桩径
C.3倍桩径
D.1倍桩径

答案:B
解析:

第7题:

对桩周土层、桩尺寸和桩顶竖向荷载都一样的摩擦桩,桩距为桩径3倍的群桩的沉降量比单桩的沉降量(  )。

A. 大
B. 小
C. 大或小均有可能
D. 一样大

答案:A
解析:
群桩效应是指群桩基础受竖向荷载后,由于承台、桩、土的相互作用使其桩侧阻力、桩端阻力、沉降等性状发生变化而与单桩明显不同,承载力往往不等于各单桩承载力之和这一现象,群桩效应主要是由于各桩所引起的地基应力的叠加造成的。端承桩桩与桩的相互作用效应很小,可忽略不计。摩擦型桩群桩导致应力分布的范围及强度均较大,应力传递的深度也将比单桩情况大,所以群桩的沉降量比单桩的沉降量要大。

第8题:

对于摩擦桩,桩与桩之间的中距尽量不小于桩径(或桩宽)的()倍。

A.4

B.5

C.6

D.7


正确答案:C

第9题:

按实体深基础法或等效作用实体深基础法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桩中心距小于或等于6倍桩径 B.桩数大于6根
C.桩中心距小于或等于3倍桩径 D.桩数不小于3根


答案:A
解析:
为简化计算,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 5. 6条,采用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桩基沉降,适用于桩中心距小于或等于6倍桩径的桩基,它实际上是一种实体基础法。

第10题:

单桩竖向承载力载荷试验要求试桩与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为()。

  • A、2倍桩径且大于2m
  • B、3倍桩径且大于3m
  • C、4倍以上桩径且大于2.0m
  • D、4倍或4倍以上桩径且大于2.0m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