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呼吸抢救一开始时,应向伤员先吹气两次,每次1~1.5s,每次

题目

人工呼吸抢救一开始时,应向伤员先吹气两次,每次1~1.5s,每次吹入气体约为800~1000米L,吹气量以胸廓能上抬为宜,不要过大;每分钟吹气()次.

  • A、10~16
  • B、12~16
  • C、12~15
  • D、12~18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人工呼吸抢救一开始时,应向伤员先吹气两次,每次1~1.5s,每次吹入气体约为800~1000米L,吹气量以胸廓能上抬为宜,不要过大;每分钟吹气( )次.

A.10~16

B.12~16

C.12~15

D.12~18


正确答案:B

第2题:

J148、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 )。

(A)1-2S(B)2-3S(C)1.5-2.5S(D)1-1.5S

答案:D
解析:

第3题:

口对口做人工呼吸时,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s,如两次吹气后,如颈动脉已有脉搏但无呼吸,再进行2次大口吹气,接着进行每()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的人工呼吸。

A.5s

B.6s

C.8s


参考答案:A

第4题:

抢救一开始,应即向伤员先吹气两口,吹气有起伏者,人工呼吸有效;吹气无起伏者,则表示气道通畅不够,或鼻孔处漏气、或吹气不足、或气道有梗阻。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沉吸气时,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s。

A1-1.5

B2-2.5

C3-5

D5-10


A

第6题:

QQQ.2.3.2.3 口对口(鼻)呼吸。当判断伤员确实不存在呼吸时,应即进行口对口(鼻)的人工呼吸,其具体方法是:
a)在保持呼吸通畅的位置下进行。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伤员鼻孔(或鼻翼)下端,以防气体从口腔内经鼻孔逸出,施救者深吸一口气屏住并用自己的嘴唇包住(套住)伤员微张的嘴。
b)每次向伤员口中吹(呵)气持续1~1.5s,同时仔细地观察伤员胸部有无起伏,如无起伏,说明气未吹进,如图Q8所示。
c)一次吹气完毕后,应即与伤员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面向伤员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做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使伤员的口张开,捏鼻的手也可放松,以便伤员从鼻孔通气,观察伤员胸部向下恢复时,则有气流从伤员口腔排出,如图Q9所示。
抢救一开始,应即向伤员先吹气两口,吹气时胸廓隆起者,人工呼吸有效;吹气无起伏者,则气道通畅不够,或鼻孔处漏气、或吹气不足、或气道有梗阻,应及时纠正。
注意:
① 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约600mL(6~7mL/kg) ,大于1200mL会造成胃扩张;
② 吹气时不要按压胸部,如图Q10所示;
③ 儿童伤员需视年龄不同而异,其吹气量约为 500mL,以胸廓能上抬时为宜;
④ 抢救一开始的首次吹气两次,每次时间 1~1.5s;
⑤ 有脉搏无呼吸的伤员,则每5s吹一口气,每分钟吹气 12次;
⑥ 口对鼻的人工呼吸,适用于有严重的下颌及嘴唇外伤,牙关紧闭,下颌骨骨折等情况的伤员,难以采用口对口吹气法;
⑦ 婴、幼儿急救操作时要注意,因婴、幼儿韧带、肌肉松弛,故头不可过度后仰,以免气管受压,影响气道通畅,可用一手托颈 ,以保持气道平直;另一方面婴、幼儿口鼻开口均较小,位置又很靠近,抢救者可用口贴住婴、幼儿口与鼻的开口处,施行口对口鼻呼吸。


答案:
解析:
NULL

第7题:

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吹(),再停3秒。

A2秒

B3秒

C5秒

D8秒


A

第8题:

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

(A)1~2s

(B)2~3s

(C)1.5~2.5s

(D)1~1.5s


正确答案:D


第9题:

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s。

A1~2

B0.5~1.5

C1~1.5

D0.5~1


C

第10题:

口对口人工呼吸,救护人员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s,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脉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脏已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 A、1~1.5;
  • B、1.5~2;
  • C、2~2.5;
  • D、2.5~3。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