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录音仪的安全操作规程。

题目

简述录音仪的安全操作规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录音仪网管与车站系统的录音仪通过ISDN网络连接。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语音记录仪(以下简称录音仪)采用录音通道与调度通信系统的音频接口连接。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录音仪网管中,设备管理可进行的操作包括:添加、修改、删除网内的录音仪。


正确答案:正确

第4题:

简述PCR扩增仪的操作规程。


正确答案: 普通PCR扩增仪的操作通常为打开电源,仪器自检,设置温度程序或调出储存的程序,运行即可。定量PCR扩增仪的操作一般都是先打开PCR仪电源,再打开相连电脑中的相应软件,分别设置温度程序、采集通道,并可根据不同仪器的要求进行一些特殊设置,在仪器中放好PCR管,盖好仪器,运行设置还的反应程序。关机是通常先关软件,再关PCR仪,最后关电脑。

第5题:

简述合成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正确答案:①合成升温开车,首先与电工联系,必须先开循环机付线阀待油压正常后开进口阀出口阀,运行正常后再开电炉。
②合成升压或卸压,不得太快,开时要缓慢。
③合成放氨时,严禁高压串入低压,严禁系统超压生产。
④开关阀门时应缓慢,以免事故发生。
⑤合成升温还原时,要按方案进行。
⑥使用电炉时必须经过电工允许方可使用电炉。

第6题:

()对全线的录音仪进行统一管理、配置和录音资料的调听。

  • A、基本录音仪
  • B、单个录音仪
  • C、下级录音仪
  • D、中心录音仪

正确答案:D

第7题:

胶砂流动度测定仪安全操作规程


正确答案: 1、测定水泥胶砂流动度使用的跳桌,截锥模,圆柱捣棒等,应符合JC/T958-05中的规定。
2、试验条件与GB/T17671中第三章第一条要求一致。
3、胶砂材料用量按相应标准要求或试验设计确定。
4、胶砂制备按GB/T17671有关规定进行。
5、在搅拌胶砂的同时,将圆锥模及模套、捣棒、跳桌玻璃台面用湿毛巾擦湿,放在台面中心上,而后,用潮湿毛巾盖好。
6、将已拌好的胶砂迅速分两层装入圆锥模内。第一层装至锥模高的2/3处,用餐刀在垂直的两个方向各划实五次,再用圆柱捣棒自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5次,沿锥模内径边缘捣压10次,往里第二圈捣压4次,中心1次。接着装第二层砂,装至高出圆锥模约2cm,同样用餐刀划实5次,再用圆柱捣棒自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0次,外圈7次,内圈3次。
7、捣压完毕,取下模套,用餐刀将高出圆模套的胶砂挂去并抹平,抹平后将圆锥模徐徐提起,然后手握手轮摇柄或启动开关以每秒约一转的速度连续转动25转。
8、跳动完毕,用卡尺按跳桌台面上垂直的“+”字方向测量水泥胶砂底部扩散直径,取相垂直的两直径的平均值为该加水量时的水泥胶砂流动度结果。
9、水泥胶砂流动度的检验从加水拌和算起,全过程在6min内完成。

第8题:

语音记录仪()时,通过中心录音仪可调听全线的任一台录音仪的录音资料,包括语音文件的查询、备份、调听。

  • A、本地放音
  • B、网络远程放音
  • C、本地查询放音
  • D、同地录音放音

正确答案:B

第9题:

简述汽车综合测试仪的检测功能和操作规程


正确答案: 功能:
1)动力性
2)经济性
3)制动性能和牵引性能等多种性能参数
并具有数据处理、显示、存储、打印等功能
操作规程大致分为六个阶段:
1)初始阶段,开机或启动程序;
2)选择工况,进行所需的实验项目;
3)预置数据:根据试验规程,预先输入试验所需的有关数据;
4)准备阶段:检测是否满足试验开始的条件;
5)试验过程:自动进行有关数据的采集,存储,显示;
6)打印阶段:自行打印试验结果和曲线,试验结束。

第10题:

简述气焊的安全操作规程。


正确答案: 1)、气焊人员现场作业必须佩带特殊工种操作证。
2)、上班前,应穿戴劳保用品,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戴安全带。
3)、动火前必须办理《动火作业票》。
4)、气割前应清除焊接地点下方的易燃易爆物,气割时注意风向,以免熔渣、火花随风飘落而引起火灾或烫、烧伤下面人员。必要时下面应采取遮挡措施。
5)、氧气瓶、乙炔瓶应配齐防震胶圈和瓶嘴帽,搬运时防止撞击和剧烈震动,防止摔破瓶口引起爆炸。
6)、氧气瓶口、氧气表严禁沾染油脂。在氧气瓶上装卸氧气表应使用扳手,不准用其它工具敲击。瓶内氧气不宜全部用完,应留有0.3-0.5兆帕压力。
7)、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禁止接触明火,并应加遮护,防止在烈日下曝晒和受高温热源辐射。冬季氧气瓶、乙炔瓶及其安全装置解冻,应用热水解冻,严禁用火烤。
8)、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不得小于5米,二者距明火不应小于10米。氧气胶管为红色,乙炔胶管为黑色或绿色,不得混用。乙炔胶管内积水,宜用压缩空气或氧气吹除后用乙炔气置换,方可使用。
9)、乙炔瓶必须设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
10)、点火时,焊炬(割炬)口不准对人。正在燃烧的焊(割)炬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焊、割嘴堵塞时,不许同时开启氧气及乙炔阀门,防止氧气倒流入乙炔发生器或回火防止器中。
11)、乙炔管破裂着火时,应先将焊、割炬火焰熄火,然后停止供气。在氧气胶管着火时,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停止供气。禁止折弯氧气管来灭火。
12)、由于焊、割嘴过热堵塞,而发生回火或多次鸣爆时,必须迅速关闭氧气阀再关乙炔阀,然后将焊、割炬冷却,再排除故障。
13)、高空作业时,氧气瓶、乙炔瓶应放在工作处下方上风头5米以外。禁止将氧气瓶、乙炔瓶放在高压线及主要电力线下面施工。高空切割下的料头应运回地面,不准随意乱掷。
14)、工作完毕应将氧气瓶、乙炔瓶气阀关好,拧上瓶嘴帽。
15)、高空作业割完的废料不准乱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