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碱液法加固地基,若不考虑由于固体烧碱投入后引起的液体体积的变

题目

采用碱液法加固地基,若不考虑由于固体烧碱投入后引起的液体体积的变化,则1.0立方米水中加入含杂质20%的商品固体烧碱165kg配制所得的碱液浓度(g/L)最接近()

  • A、70
  • B、130
  • C、165
  • D、21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 -2002),碱液法加固地基的竣工验收应在加固施工完毕至少多少天后进行?
(A)7d(B)14d(C)28d(D)90d


答案:C
解析:

第2题: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釆用碱液法加固地基,竣工验收工作应在加固施工完毕多少天后进行?(  )

A、3~7d
B、7~10d
C、14d
D、28d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条文说明第8.4.3规定,碱液加固后,土体强度有一个增长的过程,故验收工作应在施工完毕28d以后进行。

第3题:

氢氧化钠俗称?()

A.火碱、烧碱

B.液碱

C.火碱、烧碱、液碱


正确答案:C

第4题:

用碱液法加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深度可选()范围。

  • A、基础宽度的1.5~2.0倍
  • B、基础宽度的2.5~6.0倍
  • C、基础宽度的5~10倍
  • D、基础宽度的8~12倍

正确答案:A

第5题:

泡沫体积密度接近()而不接近液体的气-液分散体。

  • A、固体
  • B、流体
  • C、气体
  • D、液体

正确答案:C

第6题:

采用碱液加固法加固湿陷性黄土,碱液应( )。
A.在常温下注入土中 B.加热到60°C ~80°C后再注入土中
C.加热到70°C~90°C后再注入土中 D.加热到80°C ~100°C后再注入土中


答案:D
解析:
参见《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第7. 1. 16条规定。

第7题:

碱液法加固地基,拟加固土层的天然孔隙比为0.82,灌注孔成孔深度6m,注液管底部在孔口以下4m,碱液充填系数取0.64,试验测得加固地基半径为0.5m,则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估算单孔碱液灌注量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 0.32m3
B. 0.37m3
C. 0.62m3
D. 1.10m3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8.2.3条第4款规定,碱液加固土层的厚度h,可按下式估算:
h=l+r
灌注孔长度l为从注液管底部到灌注孔底部的距离,即:l=6-4=2m。
代入数据,可得:
h=l+r=2+0.5=2.5m
由第7款规定,每孔碱液灌注量可按下式估算:
V=aβπr2(l+r)n
n为拟加固土的天然孔隙率:



代入数据计算得:
V=aβπr2(l+r)n=0.64×1.1×3.14×0.52×2.5×0.45=0.62m3

第8题:

下列关于注浆法地基处理的表述,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 化学注浆,如聚氨酯等,一般用于止水、防渗、堵漏、不能用于加固地基
B、 海岸边大体积素混凝土平台基底注浆加固可采用海水制浆
C、 低渗透性土层中注浆,为减缓凝固时间,可增加水玻璃,并以低压、低速注入
D、 注浆加固体均会产生收缩,降低注浆效果,可通过添加适量膨胀剂解决

答案:D
解析:
A项,聚氨酯是采用多异氰酸酯和聚醚树脂等作为主要原料,再掺入各种外加剂配置而成,在灌入地层后,遇水即反应生成聚氨酯泡沫,起加固地基和防渗堵漏等作用;B项,注浆用水应是可饮用的井水、河水等清洁水,含有油脂、糖类、酸性大的沼泽水、海水和工业生活废水不应采用;C项,水玻璃(含水硅酸钠)常作为速凝剂,对浆液起到加速凝结的作用,当需要减缓凝结时间时需要加入缓凝剂;D项,由于浆液的析水作用,注浆加固体会产生收缩,可加入适量膨胀剂。

第9题: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采用碱液法加固地基,竣工验收工作应在加固施工完毕多少天后进行?()

  • A、3~7d
  • B、7~10d
  • C、14d
  • D、28d

正确答案:D

第10题:

用碱液法加固地基时,灌注碱液的速度应控制在( )L/min。

  • A、2~5
  • B、5~10
  • C、7~12
  • D、10~15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