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时,下述哪种情况不宜采用碱液法?(  )[2009年真题]

题目
单选题
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时,下述哪种情况不宜采用碱液法?(  )[2009年真题]
A

拟建设备基础

B

受水浸湿引起湿陷,并需阻止湿陷发展的既有建筑基础

C

受油浸引起倾斜的储油罐基础

D

沉降不均匀的既有设备基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注浆加固的表述,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

A、 隧道堵漏时,宜采用水泥和水玻璃的双液注浆
B、 碱液注浆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渗透系数为(0.1~2.0)m/d的湿陷性黄土
C、 硅化注浆用于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上既有建筑地基加固时应沿基础侧向先内排、后外排施工
D、 岩溶发育地段需要注浆时,宜采用水泥砂浆

答案:C
解析:
A项,水泥水玻璃浆广泛用于地基、大坝、隧道、桥墩、矿井等建筑工程,适用于隧道涌水、突泥封堵,在地下水流速较大的地层中采用可达到快速堵漏的目的,也可以用于防渗和加固灌浆,是隧道施工常用的注浆方法;B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8.2.3条第1款规定,碱液注浆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渗透系数为(0.1~2.0)m/d的湿陷性黄土;C项,第8.3.2条第1款规定,硅化浆液注浆施工加固既有建筑物地基时,应采用沿基础侧向先外排、后内排的施工顺序,故C项错误;D项,条文说明第8.2.1条规定,地层中有较大裂隙、溶洞,耗浆量很大或有地下水活动时,宜采用水泥砂浆。

第2题:

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多层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Ⅰ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1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
B、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Ⅱ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2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
C、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Ⅲ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3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
D、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Ⅳ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4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300mm

答案:A,B,C
解析:
A项,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025—2004)第6.1.5条第1款规定,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Ⅰ级时,对多层建筑,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1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B项,根据第6.1.5条第2款规定,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Ⅱ级时,对多层建筑,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2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CD两项,根据第6.1.5条第3款规定,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Ⅲ级或Ⅳ级时,对多层建筑宜采用整片处理,地基处理厚度分别不应小于3m或4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单层或多层建筑均不应大于200mm。

第3题:

关于地基加固处理说法正确的是( )。

A.强夯法不适于处理软黏土
B.地下水距地面0.8m以上的稍湿黏土不宜采用重锤夯实
C.强夯法适宜在城市施工
D.砂土地基不宜加固湿陷性黄土

答案:D
解析:
选项A错误,强夯法适用于加固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粉土、黏性土、湿陷性黄土、高填土、杂填土以及“围海造地”地基、工业废渣、垃圾地基等的处理;也可用于防止粉土及粉砂的液化,消除或降低大孔土的湿陷性等级;对于高饱和度淤泥、软黏土、泥炭、沼泽土,如采取一定技术措施也可采用,还可用于水下夯实。选项B错误,重锤夯实法适用于地下水距地面0.8m以上的稍湿的黏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层填土。选项C错误,强夯法不得用于不允许对工程周围建筑物和设备有一定振动影响的地基加固。

第4题:

下列哪种地基土不宜用强夯法来处理地基土()

  • A、软散砂土
  • B、杂填土
  • C、饱和软粘土
  • D、湿陷性黄土

正确答案:C

第5题:

关于地基夯实加固处理成功的经验是()。

  • A、沙土、杂填土和软粘土层适宜采用重锤夯实 
  • B、地下水距地面0.8m以上的湿陷性黄土不宜采用重锤夯实 
  • C、碎石土、砂土、粪土不宜采用强夯法 
  • D、工业废渣、垃圾地基适宜采用强夯法

正确答案:D

第6题:

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其压力灌注的施工工艺不适宜的场地地基为( )。

A.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设备基础地基和构筑物地基
B.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既有建筑物地基和没备基础地基
C.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既有建筑物地基和设备基础地基
D.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拟建设备基础地基和构筑物地基

答案:C
解析:
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16.2.1条及条文说明。

第7题:

加固湿陷性黄土,不宜采用的方法有()。

  • A、强夯法
  • B、排水板法
  • C、预浸法
  • D、化学加固法

正确答案:B

第8题:

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时,下述哪种情况不宜采用减液法()
A.拟建设备基础
B.受水浸湿引起湿陷,并需阻止湿陷发展的即有建筑基础
C.受油浸引起倾斜的储油灌基础
D.沉降不均匀的即有设备基础


答案:C
解析:
C。《建筑地基处理规范》16.1.2条,对于下列建(构)筑物,宜采用单液硅化法或碱液法:沉降不均匀的既有建(构)筑物和设备基础;地基受水浸湿引起湿陷,需要立即阻止湿陷继续发展的建(构)筑物或设备基础;拟建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注:碱液法不能加固油浸地基的根本原因是碱液与油基容易发生皂化反应,使碱液失效。(参见《基础考试复习教程》或《普通化学》)

第9题:

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哪种方法不宜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

  • A、砂石桩法
  • B、换填垫层法
  • C、强夯法
  • D、单液硅化法或减液法

正确答案:A

第10题:

用碱液法加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深度可选()范围。

  • A、基础宽度的1.5~2.0倍
  • B、基础宽度的2.5~6.0倍
  • C、基础宽度的5~10倍
  • D、基础宽度的8~12倍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