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以后,可允许行人

题目

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

  • A、40%
  • B、50%
  • C、80%
  • D、90%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标准采用28d龄期的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


答案:对
解析:
P11页: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面层板在设计基准期内,在行车荷载和温度梯度综合作用下,不产生疲劳断裂作为设计标准;并以最重轴载和最大温度梯度综合作用下,不产生极限断裂作为验算标准。水泥混凝土的设计强度采用28d龄期的弯拉强度。

第2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面层混凝土( ),不得开放交通。
A.弯拉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前
B.填缝完成前
C.弯拉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且填缝完成前
D.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且填缝完成前


答案:C
解析:

第3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水泥混凝土面板达到设计强度( )以后,方可允许行人通过。

A.20%

B.30%

C.40%

D.50%


正确答案:C

第4题:

(2012 年真题)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混凝土达到( )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

A.设计抗压强度的30%
B.设计抗压强度的40%
C.设计弯拉强度的30%
D.设计弯拉强度的40%

答案:D
解析: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混泥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

第5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 )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
A、40%
B、45%
C、60%
D、80%


答案:A
解析:
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混凝土完全达到设计弯拉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参见教材P26。

第6题:

关于混凝土养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湿法养护和薄膜养护
B. 养护时间宜为7?14d
C. 在混疑土达到设计强度40%以后, 可允许行人通过,
D. 在面层混凝土弯拉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且填缝完成前,不得开放交通
E. 拆模时间应根据水泥品种、气温和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确定,如昼夜平均气温20℃时, 允许拆模时间为30h(普通水泥)


答案:A,C,D,E
解析:
养护时间宜为14?21d

第7题:

水泥混凝土道路在面层混凝土弯拉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前,不得开放交通。


答案:错
解析:
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开放交通的规定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50C后,方可开放交通。水泥混凝土道路在面层混凝土弯拉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且填缝完成前,不得开放交通。

第8题:

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说法正确的是( )。

A:养护应保证用水充足,宜使用围水养护
B: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弯拉强度75%时可停止养护
C:高温养护天数不宜小于7d
D:混凝土板养护达到设计强度40%后,行人方可通行

答案:D
解析:
混凝土路面养护
(1)在雨天或养护用水充足的情况下,也可采用覆盖保湿膜、土工毡、土工布、麻袋、草袋、草帘等洒水湿养护方式,不宜使用围水养护方式。
(2)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弯拉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80%,应特别注重前7d的保湿(温)养护。一般养护天数宜为14~21d,高温天不宜小于14d,低温天不宜小于21d。掺粉煤灰的混凝土路面,最短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d,低温天应适当延长。
(3)混凝土板养护初期,严禁人、畜、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40%后,行人方可通行。在路面养护期间,平交道口应搭建临时便桥。面板达到设计弯拉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

第9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面层混凝土(),不得开放交通。

A、 弯拉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前
B、 填缝完成前
C、 弯拉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且填缝完成前
D、 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且填缝完成前

答案:C
解析:
2018新教材P308页根据《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第10.7.6条规定,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面层混凝土弯拉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且填缝完成前不得开放交通。

第10题:

普通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毕并经养护后,在混凝土达到设计( )强度的40%以后,允许行人通过。
A.抗压 B.弯拉
C.抗拉 D.剪切


答案:B
解析:
混凝土面板施工时,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混凝土完全达到设计弯拉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