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法法测定水泥中SO3的原理

题目

离子交换法法测定水泥中SO3的原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化学分析滤纸常用定性和定量两种。静态离子交换法测定水泥SO3应该有(),测定水泥比面积所用的滤纸为()。


正确答案:快速定性;中速定量

第2题:

简述55℃湿热法测定水泥快速强度的原理。


正确答案: 人为地改善养护条件,使水泥快速水化、凝结、硬化,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数值。将快速得到的强度与标准值建立相应的关系就可从快速强度值推算出标准强度值。硅酸盐水泥的常温水化物在高于60℃时,其形态和含水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泥强度,取55℃既可加速水泥的水化,又不根本改变水化物的形态,因而可使快速强度与标准值有更好的相关性。

第3题:

硫酸钡重量法测定水泥中SO3的原理


正确答案: 方法原理:试样经酸溶后,一次分离不溶残渣等,加入适量二氯化钡溶液,使溶液中的SO24–和加入的Ba2﹢离子生成BaSO4沉淀。反应式为
Ba2﹢﹢SO24﹣=BaSO4,沉淀经陈化、过滤、洗涤、灰化、灼烧和称量等步骤,即可得到硫酸钡的质量,进而计算出试样中三氧化硫的含量。

第4题:

简述雷氏法测定水泥安定性的原理。


正确答案: 雷氏法是观测由二个试针的相对位移所指示的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体积膨胀的程度。

第5题:

离子交换法测定SO3时,测定前应进行(),检测应使用沸水,以排出水中的(),避免影响测定结果。


正确答案:空白试验;二氧化碳

第6题:

火焰光度法测定水泥碱含量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依靠火焰(1800-2500℃)的热效应和化学作用将试样蒸发、离子化、原子化和激发发光。根据特征谱线的发射强度I与样品中该元素浓度之间c之间的关系式I=acb(a、b为常数),将未知试样待测元素分析谱线的发射强度与一系列已知浓度标准样的测量强度相比较,进行元素的火焰光谱定量分析。测定所用的装置为火焰光度计。

第7题:

用硫酸钡重量法测定煤灰中SO3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用盐酸萃取灰样中的硫,将溶液过滤,滤液用氢氧化铵中和并沉淀铁。过滤后的溶液,加入氯化钡生成硫酸钡。

第8题:

为什么含有氟、磷、氯的水泥,不能用离子交换法测定三氧化硫?


正确答案: 含有氟、磷、氯的水泥用离子交换法测定三氧化硫的时候会生成相应的酸(氢氟酸、盐酸、磷酸),与石膏交换出来的硫酸一起被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导致结果便高。

第9题:

测定水泥中的SO3含量的方法可分为()、()


正确答案:离子交换法;重量法

第10题:

水泥SO3的测定步骤?石膏中SO3的测定步骤?


正确答案: ①水泥SO3离子交换方法:
准确称取约0.2000克试样,置于已放入5克树脂、一根磁力搅棒和10毫升热水的150毫升烧杯中,摇动烧杯试样分散。加入40毫升沸水,盖上表皿,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加热搅拌10分钟。取下,用快速滤纸过滤,将树脂转移至漏斗上,并用热水洗涤烧杯及树脂4--5次。滤液收集于盛有2克树脂及有一根搅拌子的150毫升烧杯中盖上表皿,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加热搅拌3分钟,取下,将树脂转移至漏斗上,并用热水洗涤烧杯及树脂5--6次。滤液收集于300毫升烧杯中,保存树脂,以备再生。向溶液中加入1-2滴甲基红指示剂溶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粉红色消失-读数-计算结果。(若指示剂为5-6滴酚酞,滴定终点为出现微红色)
②石膏SO3测定:
准确称取约0.1000克试样,置于已放入5克树脂、一根磁力搅棒和10毫升热水的150毫升烧杯中,摇动烧杯试样分散。加入100毫升沸水,盖上表皿,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加热搅拌15分钟。取下,用快速滤纸过滤,将树脂转移至漏斗上,并用热水洗涤烧杯及树脂7--8次。滤液收集于300毫升烧杯中,保存树脂,以备再生。向溶液中加入1-2滴甲基红指示剂溶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粉红色消失-读数-计算结果。以同样的方法进行空白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