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填挖路段含水量较高时路基施工应()。A、换填透水性良好的材料B、换填深度满足设计要求C、设置渗沟特地下水引出路外D、分层回填压实

题目

零填挖路段含水量较高时路基施工应()。

  • A、换填透水性良好的材料
  • B、换填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 C、设置渗沟特地下水引出路外
  • D、分层回填压实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路基行车带施工中压实度不能满足质量标准要求,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压实遍数不够
B.碾压不均匀,局部有漏压现象
C.换填土时清淤彻底
D.具有良好的路基顶面排水设施
E.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不同类别土混填

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路基压实质量问题的防治。路基施工中压实度不能满足质量标准要求,甚至局部出现“弹簧”现象,主要原因是:(1)压实遍数不合理。(2)压路机质量偏小。(3)填土松铺厚度过大。(4)碾压不均匀,局部有漏压现象。(5)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特别是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造成弹簧现象。(6)没有对上一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7)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异类土壤混填;尤其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了水囊,造成弹簧现象。(8)填土颗粒过大。参见教材P44。

第2题:

试回答波形梁护栏的施工工艺问题。(5)钻孔法施工要点()。

A.立柱定位后应用与路基相同的材料回填并分层夯填密实
B.在铺有路面的路段设置立柱时,柱坑从路基至面层以下5C.m处应采用与路基相同的材料回填并分层夯实
C.余下的部分应采用与路面相同的材料回填并压实
D.位于混凝土基础中的立柱,可设置在预埋的套筒内,通过灌注砂浆或混凝土固定,或通过地脚螺栓与桥梁护轮带基础相连


答案:A,B,C,D
解析:

第3题:

采用换填法处理路基的,应重点控制换填材料的质量,换填宽度应宽出路基坡脚()m。

A.0~0.5

B.0.5~1.0

C.1.0~1.5

D.1.5~2.0


答案:B

第4题:

原地基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换填,具体要求为()。

A、 换填深度,应不小于15cm
B、 换填后予以分层压实到规定要求
C、 换填后予以压实到规定要求
D、 换填深度,应不小于30cm
E、 换填深度,应不大于30cm

答案:B,D
解析:

第5题:

试回答波形梁护栏的施工工艺问题。(5)钻孔法施工要点( )。

A.立柱定位后应用与路基相同的材料回填并分层夯填密实
B.在铺有路面的路段设置立柱时,柱坑从路基至面层以下5cm处应采用与路基相同的材料回填并分层夯实
C.余下的部分应采用与路面相同的材料回填并压实
D.位于混凝土基础中的立柱,可设置在预埋的套筒内,通过灌注砂浆或混凝土固定,或通过地脚螺栓与桥梁护轮带基础相连

答案:A,B,C,D
解析:
在铺有路面的路段设置立柱时,柱坑从路基至面层以下5cm处应采用与路基相同的材料回填并分层夯实,余下的部分应采用与路面相同的材料回填并压实。位于石方区的立柱,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设置混凝土基础。位于小桥、通道、明涵等混凝土基础中的立柱,可设置在预埋的套筒内,通过灌注砂浆或混凝土固定,或通过地脚螺栓与桥梁护轮带基础相连。

第6题:

某路基换填施工,换填深度为2m,地下水位为地面以下1.8~2. 0m,含水层以下为非透水层,为降低和拦截地下水,在换填边界处宜设置 ( )
A.渗井 B.急流槽
C.蒸发池 D.填石渗沟


答案:D
解析:
*

第7题:

试回答波形梁护栏的施工工艺问题。(4)挖埋施工要点()。



A.回填土应采用良好的材料并分层夯实
B.回填土的压实度不应小于设计值
C.回填土的压实度高于设计值的1.2倍
D.填石路基中的柱坑,应用粒料回填并夯实

答案:A,B,D
解析:

第8题:

某路基换填施工,换填深度为2m,地下水位为地面以下1.8~2.0m,含水层以下为非透水层。为降低和拦截地下水,在换填边界处宜设置( )。

A.渗井
B.急流槽
C.蒸发池
D.填石渗沟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41/2019版教材P36
为降低地下水位或拦截地下水,可在地面以下设置渗沟。渗沟有填石渗沟、管式渗沟和洞式渗沟三种形式,三种渗沟均应设置排水层(或管、洞)、反滤层和封闭层。

第9题:

土质路堑的施工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A.应根据地面坡度、开挖断面、纵向长度及出土方向等因素,结合土方调配,选用安全、经济的开挖方案
B.应采取临时排水措施,确保施工作业面不积水。施工遇到地下水时应采取排导措施,将水引入路基排水系统;路床土含水率高或为含水层时,应采取设置渗沟、换填、改良土质、土工织物等处理措施,路床填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
C.可作为路基填料的土方,应分类开挖分类使用
D.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底开挖
E.开挖至零填、路堑路床部分后,应尽快进行路床施工;如不能及时施工宜在设计路床顶高程以上预留至少500mm厚的保护层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路基施工工程。选项E错误,开挖至零填、路暂路床部分后,应尽快进行路床施工;如不能及时施工宜在设计路床顶高程以上预留至少300mm厚的保护层。

第10题:

产生路基边坡滑坡病害的原因有()。

A、 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
B、 填土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
C、 纵坡过大路段采用了纵向水平分层填筑
D、 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
E、 路基顶面排水不畅

答案:A,B,D,E
解析:
路堤边坡滑坡病害原因有:①设计对地震、洪水和水位变化影响考虑不充分;②路基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③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④填土速率过快,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及时;⑤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⑥路基顸面排水不畅;⑦纵坡大于12%的路段未采用纵向水平分层法分层填筑施工;⑧用透水性较差的填料填筑路堤处理不当;⑨边坡植被不良;⑩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11路基处于陡峭的斜坡面上。本题正确选项应为“ABD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