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文献”一词最早见于()A、《大学》B、《孟子》C、《论语》
查看答案
问题:什么是类目索引,有哪两种类型?
问题:什么是分类目录?
问题:用计算机管理分类表可以完成哪些工作?
问题:下列哪一项不是图书发行代理制的实现形式()A、全国总代理B、地区总代理C、单品种独家代理D、单品分层代理
问题:《中国法》22个基本大类的类名是什么?
问题:我国最大的图书馆是()A、中国国家图书馆B、上海图书馆C、广州图书馆D、北京大学图书馆
问题:《中国分类主题词表》是()年出版,是我国第一部大型()的分类主题()标引工具。该书内容是由《中图法》、()()三部分组成。
问题:项目信息保障服务法是()A、根据项目的总要求和项目开展中各环节的信息需求,组织信息服务人员进行全程信息保障服务。B、将项目用户作为团体用户来对待。C、信息人员作为项目科技人员参加项目研究工作。D、研究用户在自然环境下信息思维。
问题:试述当代图书馆发展的特点。
问题:丛书分类时有两种方式:一是();二是()。
问题:主题法的特征在于事物的()
问题:藏书楼和图书馆之间最主要、最本质的差别是()
问题:1949-1957年,新中国图书馆事业处于健康发展,稳步前进的阶段,这段时期,发展最快的是()A、技术图书馆B、工会图书馆C、军事图书馆D、少年儿童图书馆
问题:《中图法》1975年初版,曾先后四次修订,2010年第五版问世。
问题:实施“共享工程”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力举措,对于()将产生深远而巨大的影响。A、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B、实施“科教兴国”、“以德治国”战略C、技术创新
问题:汇集多种单独的著作成为一套并具有一个总书名的出版物,叫()。
问题:做好读者工作要了解读者()需要情况。
问题:数字图书馆有哪三个基本要素?
问题:所谓宏观对象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