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动作的发展遵循年龄特点的规律,其中( )。

题目

婴儿动作的发展遵循年龄特点的规律,其中( )。

  • A、0-1岁时是移动运动向基本运动技能过度,2-3岁时是以发展基本运动技能为主 
  • B、0-1岁时以移动运动为主,1-2岁时从移动向基本运动技能过度 
  • C、0-1岁时以移动运动为主,1-2岁时以发展基本运动技能为主 
  • D、1-2岁时以移动运动为主,2-3岁时以发展基本运动技能为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婴儿动作的发展顺序首先是头部的运动,以后发展到上肢,再后来发展到躯干的活动,最后发展到下肢的活动,遵循的是正侧发展的规律。()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不属于婴儿精细动作游戏时要遵循的规律的是()

A、协调规律、动静适宜规律

B、屈伸规律、左右规律、速度规律

C、旋转、对称规律

D、五指共用规律


参考答案:A

第3题:

()是对婴儿发展的主要特点不正确的描述。

A、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

B、随年龄增长,生长速度加快

C、婴儿时期要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D、婴儿阶段身体和运动机能的发展遵循从头到足的规律


参考答案:B

第4题:

婴儿动作的发展顺序首先是头部的运动,以后发展到上肢,再后来发展到躯干的活动,最后发展到下肢的活动,遵循的是正侧发展的规律。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婴儿动作的发展不仅有年龄特点的规律,期顺序还遵从最初是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后逐渐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规律。()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6题:

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正确答案:
儿童动作的发展是在神经中枢的作用下进行的,其规律可归纳为:
(1)从上到下,即先会抬头、然后坐、站立、走路。
(2)由近及远,即先从靠近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出现离躯干远的动作。
(3)从粗到细,即先学会躯体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然后逐渐学会手的小动作。
(4)整体到分化,即从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散性的手舞足蹈,逐渐分化为局部的、精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5)从无意到有意,先出现无意动作然后逐渐出现有意动作。

第7题:

1-2岁婴儿,精细动作发展年龄特点,主要表现为拿小勺吃饭、喝水等手部协调动作。()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8题:

选择和设计婴儿精细动作游戏要遵循什么规律?


参考答案:
①屈伸规律;②左右规律;③旋转规律;④对称规律;⑤五指共用规律;⑥速度规律。

第9题:

儿童动作发展过程,抬头→俯撑→翻身→坐→走,这表明儿童动作发展遵循的规律是(  )。

A.首尾规律
B.近远规律
C.大小规律
D.无有规律

答案:A
解析:
儿童动作的发展遵循首尾规律,先从上部动作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

第10题:

婴儿动作发育时由身体正中向侧面发展,遵循是头尾发展规律。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