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题目

简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①1949年10月到1957年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初创阶段;②1958年到1966年的初步调整时期;③1966年至1977年“文化大革命”的停滞甚至倒退时期;④1979年至今的恢复、健全和快速发展时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正确答案: 以1935年美国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为标志,社会保障制度从以社会保险为主的保障制度步入了综合性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欧美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重建,社会保障制度在以下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
⑴社会保障从单项保障向总体保障转变,形成了一套相互联系、共同保障的社会安全网。
⑵保障对象范围扩大。由对特定阶层和行业的劳动力保障向全社会公民的保障过渡。
⑶自愿保险向强制保险转变。
⑷保险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2题:

2002年至今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发展时期。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经历了()个阶段


正确答案:

第4题:

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对美日经济发展起“稳定器”的作用。


正确答案: (1)缓和经济危机、协调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2)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调节了宏观经济运行,增加了社会有效需求;
(3)政府的福利支出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个人、家庭对劳动力培训和训练费用支出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和开发本国人力资源。

第5题:

试论述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正确答案: 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障基本实现了由“企业自保”向“社会互济”、由“全部包揽”向“三方分担”、由“平均主义”向“效率公平兼顾”、由“福利包揽”向“基本保障”、由“局部覆盖”向“全体覆盖”的转变°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4年—1986年,主要是在部分市县试行国有企业职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建立了劳动合同制工人养老保险基金并实行个人缴费,同时在国有企业部分职工中建立待业保险制度°
第二阶段:1987年—1990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并以此带动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同时由市县统筹过度到省级统筹°
第三阶段:1991年—1995年,对养老、失业等项社会保险制度进行了较全面的改革,主要是扩大社会保险的实施范围,调整社会保险待遇的结构、推行职工个人缴纳部分养老保险费的制度,规定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办法,研究制定有关法规、条例等°
第四阶段:1996年以来,各地各部门按“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并出台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在失业保险制度方面与企业改革和再就业工程接轨,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运用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路子°1998年成立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使社会保障体系走向统一管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加快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初步形成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大力发展社会保险的同时,积极发展商业保险,发挥其对社会保障的补充作用;制定相应政策切实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群体和优抚救助对象的合法利益;建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抚恤补偿机制;依法安置退役军人;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社区服务,加强福利设施建设等°

第6题:

简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第一,以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为基本出发点的原则。
第二,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依据的原则。
第三,以法制化管理为目标的原则。
第四,以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的原则。

第7题:

简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未来发展。


正确答案: 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目标是:在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最终定型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全体国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并在维护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它的分目标包括:
一是尽快实现制度定型;
二是维系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三是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并使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
四是促使新制度的有效性不断提高。
在建设中国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进程中,应当确立大协调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突出以为人本和公平的价值取向。
在现阶段,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的重要任务,就是将社会保障制度上升到国家立法规范的层次,进一步明晰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主要责任,根据责任共担原则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及个人的社会保障责任,在实践中坚持制度建设的多层次化与社会化原则,采取官民结合的手段来调动政府、社会、市场、企业乃至家庭及个人的参与积极性、最终建成一个健全的、覆盖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8题:

简述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改革方向。


正确答案: 特点:城乡社会保障的二元性;城市社会保障的包办性和农村社会保障的自助性;行政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社会工作的开展主要由各类国家干部、公职人员承担。
改革方向:改革城市原有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社区服务。

第9题:

论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目标?


正确答案: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1、新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明显不足°无论是保障项目体系,还是监管体系、服务体系,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许多缺漏°因此,中国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2、立法滞后°立法先行是现代社会保障的一项基本原则,立法的意义不仅在于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权威规范,更在于实现社会保障责任与权益的合理配置°中国恰恰缺乏对社会保障的法制规范°
3、责任模糊°
一是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划分不清,正在影响着对历史责任的合理化解和新制度的统一;
二是政府责任边界不明晰;
三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责任未能明确°
4、新制度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目标:从中长期的发展角度出发,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目标,应当是在这种制度最终定型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全体国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并在维护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它的分目标包括:
一是尽快实现制度定型,包括完成国家立法、在政府主导下完善保障体系、健全监管机制和全面实现社会化等;
二是维系整个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
三是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并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四是促使新制度的有效性不断提高。

第10题:

简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正确答案:(1)加大改革力度,尽快建成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2)完善社会保障立法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3)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的工作;
(4)探索多种保障形式,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5)采取积极措施,减缓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