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地震后的群众互救方法。

题目

简述地震后的群众互救方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地震后救人,时间就是生命。因此,救人应当先从最近处救起,不论是家人、邻居、工作岗位上的同事,或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只要是近处有人被埋压,就要先救他们,这样可以争取时间,减少伤亡。震后救人的原则是:
1.在互救过程中,要有组织,讲究方法,避免盲目图快而增加不应有的伤亡。首先通过侦听、呼叫、询问及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判断被埋人员的位置,特别是头部方位,在开挖施救中,最好用手一点点拨,不可用利器刨挖。
2.如伤势严重,不能自行出来的,不得强拉硬拖,应设法暴露全身,查明伤情,施行包扎固定或急救。
3.在互救中,应利用铲、铁杆等轻便工具和毛巾、被单、衬衣、木板等方便器材。
4.挖掘时要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压埋阻挡物,应保护支撑物,清除埋压物,才能保护被压埋者赖以生存的空间不遭覆压。
5.清除压埋物及钻凿、分割时,有条件的要泼水,以防伤员呛闷而死。
6.对暂时无力救出的伤员,要使废墟下面的空间保护通风,递送食品,静等时机再进行营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自救是在有效地互救前提下妥善地救护他人及伤员的方法。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群众防空组织包括()。

  • A、预备役人员
  • B、志愿者队伍
  • C、专业队伍和自救互救的群众组织

正确答案:C

第3题:

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群众开展( )和互救工作。


正确答案:
自救

第4题:

自救互救是震后减少人员伤亡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简述现场互救原则?


正确答案: 互救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⑴对窒息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⑵对出血伤员,先止血护搬运。
⑶度骨折伤员,先固定后搬运。

第6题:

震后互救的原则是先救青壮人员、浅埋易救人员、医务人员、解放军战士,后救老年人、儿童。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简述井下压埋伤事故的互救措施


正确答案:1.当伤员完全被矿石掩压,抢救者应先确定伤者的被埋位置,不要盲目乱挖,以免耽误时间。挖找时忌用铁器等硬物猛挖、锤击,只能将土石轻轻扒开。
2.挖找时,应尽快使伤员的头部显露。伤员露出头部后应迅速将口鼻处泥尘除净,以保持其呼吸通畅。
3.当伤员部分身体露出后,切不可生拉硬拽。应将矿石和重物清除。使伤员彻底外露,再逐步将其移出,否则被压埋者易至骨折或造成下身瘫痪和新的撕裂伤。
4.露天矿发生矿难时要飞速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以防山崩地裂,滑坡。如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向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中保护好自己的头部。
5.伤员救出后如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行人工呼吸及心脏按压,直至伤员呼吸恢复与心跳或确已死亡为止。
6.迅速检查伤员身体,了解受伤部位及伤口情况,注意有无骨折,瘫痪,出血。
7.为防止伤员发生并发症,应尽快洗清伤员的眼,鼻,口,耳,以及身上的煤尘、污物,同时迅速安全升井,运送医院处理,及时采取防治肾衰竭的措施。

第8题:

“互救”是在有效地自救前提下妥善地救护他人。()


参考答案:√

第9题:

为减小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群众应该掌握自救互救能力。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什么是震后自救、互救?自救互救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自救,就是指被压埋人员利用自身的条件排除危险,保存生命。如果压埋较轻,根据具体情况,寻找可以自救脱险的薄弱部位,尽快脱险;如果不能脱险,应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清除压在自己身上的物体,尽快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等待救援;要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用石块或铁具等敲击物体来与外界联系,保存体力,延长生命;想法用砖石、木块等物体来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保护生存空间,若无力自救脱险时,尽可能减少体能消耗,等待救援。
互救,是指灾区幸免于难的人员对被压埋人员的救助。在灾区会形成由个体逐步发展到大小不等的救助群体,同时也形成先近后远、先易后难的救助形式。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注意听和辨别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器物的声音;要根据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困人员位置,再行抢救,以防意外;及时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扩大互救队伍;实施救援时,首先应使其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再行抢救。不可用利器刨刮,保护好支撑物,防止进一步倒塌;对于埋在废墟中时间较长的幸存者,首先应急输送食品和水,然后边挖边支撑,特别注意要保护幸存者的眼睛(突然光线刺激会致盲);对于压埋人员施救,切忌生拉硬扯(可能有颈椎和腰椎受伤),要慢慢暴露其全身,慢慢移出后用硬木板担架送到医疗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