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巷道交叉点处冒顶事故防治措施?

题目

掘进巷道交叉点处冒顶事故防治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预防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1)掘进工作面要严格控制控顶距。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危岩必须挑下,无法挑下时应采取临时支撑措施,严禁空顶作业。
(3)采用前探梁金属支架等临时支护措施,使工人在有顶板防护的条件下作业,防止冒顶伤人。
(4)根据顶板条件变化,采取相应的支护形式,并应保证支护质量。架棚支护冒顶区及破碎带必须背严接实,必须时要挂网防止漏空。
(5)掘进工作面炮眼布置及装药量必须与岩石性质、支架及掘进工作面距离相适应,以防止因放炮需崩倒棚子。

第2题:

在以下哪些地点掘进巷道易发生冒顶、片帮事故?()

A、大倾角巷道

B、空顶处

C、巷道交岔点

D、地质变化带处


参考答案:ABCD

第3题:

交叉点锚喷支护时,使用加长或全长锚固式锚杆,是预防冒顶事故的措施。()


答案:√

第4题:

采煤工作面冒顶长()以上的、掘进工作面冒顶长()以上、巷道冒顶长()以上,属于集团公司非重大事故范围。


正确答案:10米;5米;10米

第5题:

防治巷道交叉点处冒顶事故发生,采区措施正确的是(  )。

A.开岔口应避开原来巷道冒顶的范围
B.提高抬棚的初撑力
C.拆除原巷道棚腿后再架设开口抬棚
D.对开口前后5m范围的巷道支护采取缩小锚杆排间距补强支护
E.注意选用抬棚材料的质量与规格,保证抬棚有足够的强度

答案:A,B,D,E
解析:
开岔口应避开原来巷道冒顶的范围。提高抬棚的初撑力。必须在开口抬棚支设稳定后再拆除原巷道棚腿,不得过早拆除,切忌先拆棚腿,后支护抬棚。注意选用抬棚材料的质量与规格,保证抬棚有足够的强度。当开口处围岩尖角被挤压坏时,应及时采取加强抬棚稳定性的措施。锚杆、锚喷巷道开口前,必须先对开口前后5M范围的巷道支护采取缩小锚杆排问距或增加锚索进行补强支护。

第6题:

在哪些地点掘进巷道发生冒顶、片帮事故?


答:大倾角巷道、岩石巷道、木棚子支护的巷道、巷道交岔点、地质变化带处、空顶处。

第7题:

在()都是容易发生顶板事故的地点,巷道支护必须适当加强。

A.掘进工作面10m内

B.地质破坏带附近10m内

C.巷道交叉点附近10m内

D.已经冒顶处附近10m内


正确答案:ABCD

第8题:

掘进巷道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包括()()()未严格执行顶板管理制度。


答案:自然地质,工程质量,采掘工程

第9题:

掘进头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根据掘进头岩石性质,严格控制空顶距。当掘进头遇到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破坏带或层理裂隙发育的岩层时,棚子应紧靠掘进头。
②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危石必须挑下,无法挑下时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严禁空顶作业。
③在地质破碎带或层理裂隙发育区掘进巷道时要缩小棚距;在掘进头附近应采用拉杆等把棚子连成一体,防止棚子被推垮,必要时还要打点柱以抗突然来压。

第10题:

如果由你组织某巷道施工,靠近掘进工作面处发生长5米高8米的冒顶,那么你准备怎样处理之?


正确答案:回答要点:要求一是要确定处理方案(如穿梁护顶法、钢轨送梁法等可用方案确定其一);二是要描述施工工艺过程和使用的设备设施与材料;三是最好能绘制出施工示意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