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将挪用救灾款物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题目

我国刑法将挪用救灾款物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相关说法的是: ()

A.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

B.主观方面为过失

C.只要实施了挪用救灾抢险、防汛、扶贫等款物行为就构成本罪

D.不以情节严重为要件


答案:A

第2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挪用用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A、救灾、抢险

B、防汛、优抚

C、扶贫、移民

D、救济


答案:ABCD

第3题:

挪用公款罪中,挪用特定款物的对象有国家( )款物。

A.抢险、救灾

B.防汛、救济

C.移民、优抚

D.开发、建设


正确答案:ABC

第4题:

国家工作人员挪用救灾款物归个人使用的(  )。
A.以挪用特定款物罪从重处罚
B.以挪用特定款物罪加重处罚
C.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
D.以挪用公款罪加重处罚


答案:C
解析:
解析:国家工作人员挪用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

第5题:

我国《刑法》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判刑,法律没有明文规 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是刑法的()。

A.刑法定罪原则
B.平等适用刑法原则
C.普遍保护原则
D.罪刑法定原则

答案:D
解析:
罪刑法定原则是中国刑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 “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故本题答案选D。

第6题:

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用于救灾、抢险等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的,应以___从重处罚。

A、挪用公款罪

B、挪用特定款物罪

C、贪污罪

D、挪用资金罪


正确答案:A

第7题:

如下说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 )

A.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行为对象为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特定款物

B.国家工作人员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构成犯罪的,应定挪用公款罪

C.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行为不论数额大小,一经挪用即构成该罪

D.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不同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挪用特定款物罪、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资金罪。三罪的主体不同,行为对象不同。挪用特定款物罪需要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答案为C。 

第8题:

我国刑法规定,国家用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用于救灾、抢险等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的,应以()从重处罚。

A.挪用公款罪

B.挪用特定款物罪

C.贪污罪

D.挪用资金罪


参考答案:A

第9题:

下列各项情形中,对其行为认定罪名错误的是:()

A:监管人员甲某虐待被监管人并致其残疾,应定为故意伤害罪
B:国家工作人员乙某挪用用于救灾、抢险、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应定为挪用特定款物罪
C:丙某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应定为贪污罪
D:丁某携带凶器抢夺的,应定为抢劫罪

答案:B
解析:
【考点】挪用特定款物罪。详解:《刑法》第248条规定: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条、第232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依此,A项正确。《刑法》第384条第2款规定: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应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依此,B项错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的规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依照《刑法》第382~38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依此,C项正确。根据《刑法》第267条第2款的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依此,D项正确。

第10题:

我国刑法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处刑


正确答案:不得定罪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