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桩达到设计深度时,必须核实地质情况;孔径、孔深和孔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题目

钻孔桩达到设计深度时,必须核实地质情况;孔径、孔深和孔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正、反循环钻孔,说法正确的有()。

A、 泥浆护壁成孔时根据泥浆补给情况控制钻进速度;保持钻机稳定
B、 发生斜孔、塌孔和护筒周围冒浆、失稳等现象时,应停钻采取相应措施
C、 达到设计深度,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D、 设计未要求时,端承型桩的沉渣厚度不应大于150mm
E、 设计未要求时,摩擦型桩的沉渣厚度不应大于300mm

答案:A,B,C,E
解析:
2018新教材P45页中间靠上。1)泥浆护壁成孔时根据泥浆补给情况控制钻进速度,保持钻机稳定 (2)钻进过程中如发生斜孔、塌孔和护筒周围冒浆、失稳等现象时,应先停钻,待采取相应措施后再进行钻进 (3)钻孔达到设计深度,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端承型桩的沉渣厚度不应大于100mm;摩擦型桩的沉渣厚度不应大于300mm

第2题:

正、反循环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摩擦桩的沉渣厚度不应大于()mm。

A、100
B、200
C、300
D、400

答案:C
解析:
2020/2019教材P71
2.(3)钻孔达到设计深度,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端承型桩的沉渣厚度不应大于100mm;摩擦型桩的沉渣厚度不应大于300mm。

第3题:

桥梁钻孔灌注桩成孔后必须测量孔深、孔径、孔位、清孔和测量沉淀厚度并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能灌注水下砼()


答案:对
解析:

第4题:

钻孔桩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必须由()现场核实地质情况。

  • A、施工单位
  • B、监理单位
  • C、设计单位
  • D、监理和设计单位

正确答案:D

第5题:

清孔是指(  )。

A.清理钻孔桩的孔壁,保证孔壁竖直
B.钻孔钻至设计标高后,必须对桩孔质量进行检查
C.检查钻孔桩的桩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D.钻孔钻至设计标高后,在灌注桩身混凝土之前,将孔底沉渣清除,使沉渣厚度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答案:D
解析:

第6题:

钻孔灌注桩清孔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钻孔至设计标高后,应对孔径、孔深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即进行清孔
B.清孔时,必须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
C.清孔后应对泥浆试样进行性能指标试验
D.清孔后的只需要孔深符合设计要求即可,不需检查沉渣厚度

答案:D
解析:
钻孔灌注桩清孔时应注意①钻孔至设计标高后,应对孔径、孔深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即进行清孔:②清孔时,必须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③清孔后应对泥浆试样进行性能指标试验。

第7题:

采用回转式钻机和金刚石钻头或硬质合金钻头钻进时质量要求,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孔深应符合设计规定
B、钻孔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cm
C、灌浆孔宜选用较小的孔径
D、钻孔必须保证孔向准确

答案:B
解析:
钻孔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10cm

第8题:

在帷幕灌浆时,其钻孔质量要求包括( )等。

A.钻孔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10cm
B.孔深应符合设计规定
C.灌浆孔宜选用较小的孔径
D.灌浆孔宜选用较大的孔径
E.帷幕灌浆中的各类钻孔均应分段进行孔斜测量

答案:A,B,C,E
解析:
2020/2019教材P64
帷幕灌浆孔的钴孔方法应根据地质条件、灌浆方法与钻孔要求确定。
当采用自上而下灌浆法、孔口封闭灌浆法时,宜采用回转式钴机和金刚石或硬质合金钻头钻进;当采用自下而上灌浆法时,可采用回转式钻机或冲击回转式钻机钻进。
灌浆孔位与设计孔位的偏差不应大于10cm。
孔深不应小于设计孔深,实际孔位、孔深应有记录。
帷幕灌浆中各类钻孔的孔径应根据地质条件、钻孔深度、钻孔方法、钻孔要求和灌浆方法确定。
灌浆孔以较小直径为宜,但终孔孔径不宜小于直径56mm。先导孔、质量检查孔孔径应满足获取岩芯和进行测试的要求。帷幕灌浆中的各类钻孔均应分段进行孔斜测量。

第9题:

桩孔()、()和()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正确答案:中心位置;孔径;孔深

第10题:

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必须核实地质情况,孔底应()、无()、()、()或扰动过的()。


正确答案:平整;松渣;淤泥;沉淀;软层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