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发生危险气体泄漏时,应在区域污染源()布设监测点位。

题目

当发生危险气体泄漏时,应在区域污染源()布设监测点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监测布点的说法,关于公路建设项目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在代表性敏感目标处布设监测点

B.应在垂直拟建公路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

C.应在拟建公路两侧采用网格法布设监测点

D.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应在各楼层布设监测点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7.3 .1 .3 当声源为流动声源,且呈现线卢源特点时,现状测点位直选取应兼顾敏感目标的分布状况、工程特点及线声源噪声影响随距离衰减的特点,布设在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A 正确)。为满足预删需妥,也可选取若干线卢源的垂线,在垂线上距声源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其余敏感目标的现状声级可通过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实测噪声的验证并结合计算求得。

第2题:

大气采样点的布设方法中,同心圆布点法适用于:

A. 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较均匀的地区
B. 区域性常规监测
C. 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或孤立的高架点源
D. 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

答案:D
解析:
提示 同心圆布点法主要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

第3题:

(2017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公路建设项目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应在代表性敏感目标处布设监测点
B. 应在垂直拟建公路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
C. 应在拟建公路两侧采用网格法布设监测点
D. 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应在各楼层布设监测点

答案:A
解析:
现状测量点布置原则
(1)布点范围。布点应覆盖整个评价范围,包括厂界(或场界、边界)和敏感目标。当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还应选取有代表性的不同楼层设置测点。
(2)评价范围内没有明显的声源(如工业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建设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且声级较低时,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布设测点。
(3)评价范围内有明显的声源,并对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有影响,或建设项目为改、扩建工程,应根据声源种类采取不同的监测布点原则。
① 当声源为固定声源时,现状测点应重点布设在可能既受到现有声源影响,又受到建设项目声源影响的敏感目标处,以及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为满足预测需要,也可在距离现有声源不同距离处设衰减测点。
② 当声源为流动声源,且呈现线声源特点时,现状测点位置选取应兼顾敏感目标的分布状况、工程特点及线声源噪声影响随距离衰减的特点,布设在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为满足预测需要,也可选取若干线声源的垂线,在垂线上距声源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其余敏感目标的现状声级可通过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噪声的验证和计算求得。
③ 对于改、扩建机场工程,测点一般布设在主要敏感目标处,测点数量可根据机场飞行量及周围敏感目标情况确定,现有单条跑道、二条跑道或三条跑道的机场可分别布设 3~9, 9~14 或 12~18 个飞机噪声测点,跑道增多可进一步增加测点。其余敏感目标的现状飞机噪声声级可通过测点飞机噪声声级的验证和计算求得。

第4题:

简述桥梁变形监测点位布设应符合哪些规定。


正确答案:变形监测网一般由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组成,其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独立的监测网应设置不小于3个稳定可靠的基准点,且基准点间距不宜大于400米,基准点到桥址中线的距离宜为100-200米,基准点应建立或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宜选用CPICPII控制点以及线路水准基点。
2)当基准点的间距大于400米时,宜在基准网的基础上加安设置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到桥址中线的距离宜为50-100米,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
3)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并与建筑物稳固地连接在一起,为满足桥梁变形观测的需要,应在梁体及每个桥梁承台及墩身上设置观测标,观测标埋设要符合以下原则:
(1)桥台观测标应设置在台顶,测点数量不少于4处,分别设在台帽两侧及背墙两侧。
(2)墩身观测标埋设,当墩高>14米时,需要埋设两个墩身观测标,小于14米时,埋设一个墩身观测标。墩身观测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部高出地面或常水位0.5米左右位置,当墩身较矮,梁底距离地面盗窃较低不便于立尺观测时,观测标可设置在墩相似埋标位置的顶帽上。

第5题:

分区布点法是将监测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若干地块,每个地块内布设一个监测点位。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采用摄影测量方法进行建筑物变形监测,像控点应布设在监测体的四周;当监测体的景深较大时,应在景深范围内均匀布设。像控点的点位精度不宜低于监测体监测精度的()。

A、1/5
B、1/4
C、1/3
D、1/2

答案:C
解析:

第7题:

当燃气管道发生泄漏,用()进行送风可以降低危险区域可燃气体浓度。

  • A、防爆抽风机
  • B、发电机
  • C、压缩机
  • D、鼓风机

正确答案:A

第8题:

根据《环境影响技术导则 声环境》,关于公路建设项目声环境现状监测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应在代表性敏感目标处布设监测点
B.应在垂直拟建公路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
C.应在拟建公路两侧采用网格法布设监测点
D.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应在各楼层布设监测点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7.3.1.3当声源为流动声源,且呈现线声源特点时,现状测点位置选取应兼顾敏感目标的分布状况、工程特点及线声源噪声影响随距离衰减的特点,布设在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A正确)。为满足预测需要,也可选取若干线声源的垂线,在垂线上距声源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其余敏感目标的现状声级可通过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实测噪声的验证并结合计算求得。

第9题:

泄漏处理是指对危险化学品、()、()、有毒气体等污染源因事件发生泄漏时所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泄漏处理要及时、得当,避免重大事件的发生。泄漏处理一般分为()处置两部分


正确答案: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泄漏源控制和泄漏物

第10题:

大气污染物监测布设网点时,如果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明显,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