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是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

题目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是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正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清末,只有张謇一位状元来办实业。()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A.发展教育

B.重视国防

C.实业救国

D.民主共和


参考答案:C

第3题:

论述卢作孚作为爱国实业家和平民教育家主要贡献。毛泽东为什么把他与张之洞、张謇、范旭东一道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


参考答案:1.作孚是合川人。1921年,卢作孚在任道泸州尹公署教育科长时推行了两项重大的教育改革:一是开展以民众教育为中心,创办通俗教育会以继续推进“五四”以来的文化运动的全面展开;二是以整顿川南师范学校为中心,彻底改变川南地区的落后教育制度,进行先进的教育实践。在创办了“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后,卢作孚开始了成人教育的尝试,大大提高了职工的技术水平和基本素质。1930年卢作孚在北碚创办了新式中学——兼善中学。同年,他在北碚正式创办了中国西部科学院,对四川和重庆的工农业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这是他作为平民教育家的贡献。)2.1926年5月,卢作孚在重庆成立“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并在上海打造名为“民生”的新船。7月23日“民生”轮抵达合川,从此开始了重庆合川间的定期航运。由于营业兴旺,信誉大增。公司相继订造新船,又开辟了渝涪、渝宜、渝叙等线。卢作孚以民生公司为纽带,用川江航运的商业语言表述了一个探索国家出路的巴渝地方精英的思考和抗争。3.抗战时期,国难当头,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支撑了关系国家命运的大撤退,创造了长江航运的奇迹,为事关国家命运的大撤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4.1950年6月,卢作孚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香港党组织的缜密安排下,秘密离港回到北京,并先后将被劫持到台湾和留在香港的轮船近二十艘(约值五千多万美元)驶回广州,完成了保产的任务。1952年2月8日,卢作孚在重庆遽尔逝世。毛泽东把他与张之洞、张謇、范旭东一道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

第4题:

清朝末年,取得科举状元,后来又辞官回乡创办实业的著名士绅是()。

  • A、袁世凯
  • B、张謇
  • C、辜鸿铭
  • D、蔡元培

正确答案:B

第5题:

清末状元张謇为了维护中国的利益,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乡办厂,他提出的口号是()

  • A、“实业救国”
  • B、“曲线救国”
  • C、“教育救国”
  • D、“抗日救国”

正确答案:A

第6题:

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如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他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A.兴办实业

B.创办学堂

C.筹划海防

D.编练新军


参考答案:A

第7题: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A

第8题:

张謇,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推行“父教育,母实业”思想,于()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师范学院——通州师范学院。


参考答案:1902

第9题:

他寒窗苦读终成状元,却弃官从商兴办实业,他是()

  • A、张謇
  • B、詹天佑
  • C、魏源
  • D、严复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 A、创办学堂
  • B、编练新军
  • C、兴办实业
  • D、自强求富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