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几种有关气象观测“三性”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题目

以下几种有关气象观测“三性”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象观测的“三性”要求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 B、气象观测的“代表性”必须建立在“准确性”的基础上
  • C、气象观测的“比较性”必须以“准确性”和“代表性”为前提
  • D、气象观测的“比较性”是建立在气象观测“一致性”的基础上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机械波波速的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速与频率和波长有关
B.波速与媒质的密度和媒质的弹性模量有关
C.波速与振源的周期有关
D.波速与振源处质点的振动速度相等

答案:B
解析:

第2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与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探测站的距离 分别为 35km 和 60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地面气象观测站近 3 年内至少连续 1 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B.调查高空气象观测站近 3 年内至少连续 1 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C.需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D.需补充高空气象探测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坪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8.3.2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 年内的至少连续1 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A 正确)。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 恤,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要按照8.5 的内容进行补充地面气象现剧(C 错误) 0 8.3.3 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3 年内的至少连续1 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如果高空气象探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 ,高空气象资料可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50km 内的格点气象资料(B 、D 错误)。

第3题:

船舶海洋水文气象观测要求的“三性”是指()。

A、同时性、代表性、准确性

B、国际性、先进性、准确性

C、国际性、安全性、准确性

D、客观性、先进性、准确性


参考答案:A

第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基本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

A.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污染物排放情况无关
B.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调查的气象观测站位置无关
C.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评价区域地表特征有关
D.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评价区域污染源分布有关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基本原则包括:①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项目的评价等级有关,还与评价范围内地形复杂程度、水平流场是否均匀一致、污染物排放是否连续稳定有关,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包括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②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包括年平均风速和风向玫瑰图,最大风速与月平均风速,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均降水量,降水量极值,日照等;③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还应调查逐日、逐次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其他气象观测资料。

第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大气环境》,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评价因子有关
B.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评价等级无关
C.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评价范围内的地形复杂程度无关
D.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20 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

答案:D
解析:

第6题:

以下选项中,关于补充地面气象观测要求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评价范围内设立地面气象站,站点设置应符合相关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
B.一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应进行为期一年的连续观测
C.二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连续观测,观测期限应在2个月以上
D.补充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不能作为当地长期气象条件参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答案:D
解析:
D项,补充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可作为当地长期气象条件参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第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列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与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与项目的评价等级有关
B.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与评价范围地形复杂程度无关
C.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只包括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D.二级评价项目无需进行气象观测资料调查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项目的评价等级有关,还与评价范围内地形复杂程度、水平流场是否均匀一致、污染物排放是否连续稳定有关。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包括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应调查逐日、逐次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其他气象观测资料。

第8题:

有关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正确答案:B

第9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与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探测站的距离分别为35km和60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调查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B.调查高空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C.需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D.需补充髙空气象探测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8.3.2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A正确)。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 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要按照8.5的内容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C错误)。8.3.3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如果高空气象探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高空气象资料可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50 km内的格点气象资料(B、D错误)。

第10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基本原则,正确的是( )。

A.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评价因子有关
B.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评价等级无关
C.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评价范围内的地形复杂程度无关
D.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项目的评价等级有关,还与评价范围内地形复杂程度、水平流场是否均匀一致、污染物排放是否连续稳定有关。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其包括年平均风速和风向玫瑰图,最大风速与月平均风速,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均降水量,降水量极值,日照等。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还应调查逐日、逐次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其他气象观测资料。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