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形成有毒赤潮的浮游植物可引起贝毒?

题目

哪些形成有毒赤潮的浮游植物可引起贝毒?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目前全球已发现有毒赤潮种类大约近80种,有害藻类通过食物链造成人类肠胃消化系统或神经系统中毒.某些裸甲藻,如短裸甲藻可产生危害严重的神经性毒素,威胁人类健康.这类赤潮最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1)引起麻痹性贝毒的种类
链状亚历山大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微小亚历山大藻、链状裸甲藻等.
(2)引起腹泻性贝毒的种类
尖鳍甲藻、圆鳍甲藻及利马原甲藻等.
(3)引起神经性贝毒的种类
短裸甲藻
(4)引起记忆缺失性贝毒的种类
多纹拟菱形藻及假细纹拟菱形藻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赤潮,又称“红潮”。赤潮是海洋中一种或多种微小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迅速增殖或聚集,引起一定海域范围在一段时间内变色的自然生态现象。赤潮是一种海洋生物灾害。通常水体颜色因赤潮生物的数量、种类而呈红、黄、绿和褐色等。根据上述定义,以下最有可能属于赤潮现象的是

A.我国长江中游多次发生水体变蓝现象
B.位于尼泊尔博克拉市区的贝格纳斯湖湖水曾变红
C.日本濑户内海、有明海等水域频繁发生水体变红
D.美国密西西比河部分水域发生洪灾,水中含大量泥沙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单定义,并选择符合定义的选项。第二步,关键词为“海洋中”“微小浮游植物等迅速增值或聚集”“引起海域变色”“通常水体颜色呈红、黄、绿和褐色”。选项C符合所有要件。因此,选择C选项。A项:长江,不是“海洋”,排除。B项:贝格纳斯湖,不是“海洋”,排除。D项:密西西比河,不是“海洋”;发生洪灾,不符合”引起海域变色“,排除。

第2题:

引起赤潮的浮游生物在我国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 能引起赤潮的浮游生物有330多种,我国海域有127种,如夜光虫、骨条藻、根管藻、盒形藻、角毛硅藻、束毛藻等,其中20多种甲藻最常见。

第3题:

赤潮生物以浮游植物为主,它们常附着在海产动物的鳃上而引起窒息死亡。(判断题)


正确答案:对

第4题:

赤潮是指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爆发性增殖或聚集而引起海水变色的一种有害的生态异常现象。海洋中形成赤潮的生物种类主要包括()。

  • A、浮游植物
  • B、浮游动物
  • C、真菌
  • D、细菌

正确答案:A,B,D

第5题:

赤潮生物以浮游植物为主,它们常附着在海产动物的鳃上而引起窒息死亡。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木薯中,可引起人类食物中毒的有毒物质是()。

  • A、龙葵素
  • B、毒肽
  • C、氢氰酸
  • D、亚硝酸盐

正确答案:C

第7题:

何谓浮游植物?浮游植物包括哪些类群?浮游植物的个体大小?


正确答案: 浮游植物是一类自养性的浮游生物,具有叶绿素或其它色素,能吸收光能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而自己制造有机物。
浮游植物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产者,海洋浮游植物主要包括:原核细胞型生物的细菌和蓝藻,真核生物的单细胞藻类,如硅藻、甲藻、绿藻和金藻等.
按浮游植物的个体大小,可分为以下3类:
超微型(或微微型)浮游植物:个体小于2微米。
微型浮游植物:个体大小介于2-20微米之间。
小型浮游植物(或网采浮游植物):个体大小介于20-200微米之间。

第8题:

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猫”传递时,体内该有毒物质浓度最高的生物是( )

A.浮游植物

B.浮游动物

C.鱼

D.猫


正确答案:D

第9题:

赤潮是由于海域环境的变化,促使某些生物尤其是浮游植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质变坏、发臭、水质异常的一种生态现象。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以下哪种形成有毒赤潮的浮游植物可引起神经性贝毒?()

  • A、链状亚历山大藻
  • B、短裸甲藻
  • C、尖鳍甲藻
  • D、塔玛亚历山大藻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