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是博物馆环境的直接体验行为人的集合体”是谁对博物馆观众的定

题目

“观众是博物馆环境的直接体验行为人的集合体”是谁对博物馆观众的定义?()

  • A、史吉祥
  • B、王宏钧
  • C、包遵彭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博物馆观众的构成


参考答案:

博物馆观众一般构成
1、为了学习知识而来
2、为了学术研究而来
3、为了艺术鉴赏而来
4、为了休闲娱乐而来
5、国内外的观光旅游
6、来华进行文化学术交流的外国学者、艺术家
7、来华访问的外国元首、政府官员及其随员


第2题:


2014年,平均每家博物馆接待观众人次数约是其他文物机构的多少倍?

A.2
B.4.5
C.7.5
D.11

答案:C
解析:

第3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5,将解答填入对应栏内。

【说明】

某历史博物馆准备建立一个馆藏文物多媒体编排和展示系统。博物馆中收藏有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包括文献、手迹、图画、实物等。博物馆希望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有关资料数字化,建立电子博物馆终端,实现对馆内文物的查询和阅览。

多数文物具有严格的保护规定,观众不能触摸实物,如果需要向观众讲解某些文物的内部构造设计和使用原理,请问最好采用何种多媒体表现方式?


正确答案:最好采用三维动画(或3D动画)方式。
最好采用三维动画(或3D动画)方式。

第4题:

博物馆陈列是供观众观览的科学、艺术与()的综合体。

  • A、教育
  • B、技术
  • C、文化

正确答案:B

第5题:

关于博物馆侧窗采光防止眩光的措施,错误的是( )

A.观众观看位置的亮度低于展品表面的亮度
B.提高窗口亮度与展品亮度的亮度差
C.窗口处于观众视线30°以外
D.窗口处于观众视线与展品表面法线夹角对称位置以外

答案:B
解析:
直接眩光可采用下列措施减轻或消除:(1)限制光源亮度。(2)增加眩光源的背景亮度。(3)减小形成眩光的光源视看面积。(4)尽可能增大眩光源的仰角。

第6题:

时下几乎所有的西方博物馆都处于虚拟化的完成或进行当中。当然,大多数虚拟博物馆仍处在2D的传统网页模式,“文字+图片”的初级阶段,更多是对实体博物馆信息的发布与补充,数字化储存做到了,但在网上浏览的_方面远远不够。真正的虚拟博物馆应该是能模拟人们的观展体验的,强调观众是展览的核心,为他们营造出更富想像力与互动性的空间。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生动性
B.及时性
C.丰富性
D.便捷性

答案:A
解析:
空缺处后的“能模拟人们的观展体验”、“为他们营造出更富想像力与互动性的空间”都说的是虚拟博物馆应该具有生动性,而网上浏览在这方面还远不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7题:

超级连接 创新博物馆发展
【背景链接】
  
  自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设立以来,每年国际博物馆协会都会在这一天举办庆祝活动,旨在使社会公众认识到“博物馆是促进文化交流,丰富文化生活,增进人们之间相互理解、合作,实现和平的重要机构”。目前,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正参与到这一活动中,仅2017年,全球共有157个国家和地区逾3.6万座博物馆参与了国际博物馆日庆祝活动。
  
  2018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这一主题充分揭示了博物馆发展面临的时代背景。当下互联网迅速发展,这一主题的涵义就是让博物馆成为连接公众与多元文化的纽带,用创新的方式方法,吸引更多公众走进博物馆,获得深刻新鲜的文化体验,共享丰富的文化成果。
  
  【综合分析】
  
  1. 内涵
  
  “超级连接”对于博物馆而言,应该是有三个方面的,提示了博物馆新的发展思路。一是博物馆与物的连接,暨文物藏品与科技手段的连接;二是博物馆与人和社会的连接;三是博物馆是多元文化的纽带。
  
  在时间维度上: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在空间维度上:博物馆展示的是一种实体的存在,能够清楚地说明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以及区域外之间人们的相互联系;
  
  在意识形态的维度上:博物馆展现了文化与文明、宗教与信仰、艺术与创意,它能够提供一种高度凝练的哲学思考。
  
  今天的博物馆已经成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系统中,无法分离的重要部分。博物馆的本质功能,就是强化与社会的连接,与人的连接。
  
  2.意义
  
  在全球联络变得日渐复杂、多元和密切的今天,博物馆也融入了这个超级互联的世界:博物馆可以吸引核心观众以外的群体,通过新的藏品阐释手段找到新的观众;博物馆可以将藏品数字化,为展览增添多媒体元素,甚至一个简单的社交媒体“标签”就可以让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体验。
  
  “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高度互联的世界,身处其中的任何组织和个人,既是这个超级连接世界的组成部分,又是构成其中某个超级连接的关联节点和交互中心。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引发的变革,推动了博物馆功能的拓展,使其不仅局限于收藏、研究、展示藏品,而且在连接社会与公众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时间上、空间上还是各文明之间,博物馆的连接作用所产生的文化教育影响力,社会其他机构无法替代,博物馆连接的社会价值正在被人们重新认识。
  
  由互联网技术衍生出的超级连接正成为人际间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的非营利机构,博物馆只有主动顺应超级连接这一世界性潮流,创造性地运用、扩展藏品、展览、科技、观众、社会之间的各种连接关系,才能更好地拉近人们与文物文化之间的距离,发挥好自身的桥梁作用。
  
  【参考对策】
  
  一是人工智能助力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院研发的“数字故宫”,通过视频短片、互动设计、青少年版网站、App等形式,让不同的社会群体走进故宫;秦始皇兵马俑,通过图像识别、AR技术让兵马俑“活”起来。例如在5.18博物馆日当天,国家文物局启动了“用科技传承文明:AI博物馆计划”,也就是在博物馆展览中启用人工智能,为今后博物馆智慧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借力数字化技术,利用数字影像进行展示。《国家宝藏》的热播以及特展的举办,以数字影像的形式展出文物藏品,引发国内外文化热现象,为博物馆陈列展览交流提供新方法。“智慧博物馆”推动了博物馆创新服务。这一服务集博物馆虚拟展览、藏品展示、微信和手机导览、互动线上活动、实时观众分析等功能于一身,精准掌握公众需求,实现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的紧密联系,极大拓展了自身受众的范围,向公众提供更便捷、丰富、便利的服务。
  
  三是区域博物馆协作常态化。博物馆之间建立博物馆联盟,立足特色、优势互补、统筹协调,以博物馆文化资源融合利用来满足“新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新需求。例如河南博物院通过成立“客家博物馆联盟”“中原五省博物馆教育联盟”,搭建“河南博物院开封博物馆共建历史教室”,开设“河南博物院平顶山分院”等,建立省内博物馆间的“超级链接”,不仅实现了区域间协作,还实现了跨界融合搭建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新平台、“无边界”的博物馆服务等。


答案:
解析:

第8题:

博物馆观众的分类


参考答案:

①按地域分类
A.基本观众B.旅游观众
C.外国观众。
②按年龄分类:A.儿童观众B.青年观众C.老年观众③按教育程度分类:A.普通观众B.学生观众C.专家观众④按兴趣点分类:A.审美型观众B.浪漫主义的观众C.学习型观众⑤按实际需要分类:A.实际观众B.潜在观众
C.目标观众


第9题:

2014年,平均每家博物馆接待观众人次数约是其他文物机构的多少倍?

A. 2
B. 4.5
C. 7.5
D. 11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按参观目的分,博物馆观众可分为学习型、观光休闲型和()。

  • A、探究型
  • B、科研型
  • C、交流型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