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谷似之。”

题目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谷似之。”出自哪部作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孟子.告子下》:“子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这个句子中,前一分句的宾语是()

A

B之教诲

C

D无宾语


A

第2题:

下列句子中不屬於被動句的是()

A西河之爲秦取不久矣

B丈人智惑於似其子者而殺於真子

C夫惑於似士者而失於真士

D吳起治西河之外,王錯譖之於魏武侯


D

第3题:

古代汉语除了用"母数+分+之+子数"的分数表示式外,还用下列哪些表示方式:

A、"母数+名词+之+子数"式。

B、"母数+之+子数"式。

C、"母数+分+名词+之+子数"式。

D、"母数+子数"式。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吾子勉之,有宣子之忠,而纳之以成子之文,事君必济”出自《国语》。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人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今也,南蛮鴂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简述这段文字表达了什么观点?


正确答案: 提倡尊师重道,批评陈相兄弟背叛儒家师门。

第6题: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外这里运用的批评方法为()

A印象式批评

B诠释式批评

C评点式批评

D抽象式批评


A

第7题:

《茶经·茶之造》中说到制茶的流程,下列正确的是()

  • A、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
  • B、采之——捣之——蒸之——焙之——拍之——穿之——封之
  • C、采之——拍之——蒸之——捣之——焙之——穿之——封之
  • D、采之——蒸之——穿之——拍之——蒸之——焙之——封之

正确答案:A

第8题:

时有疑狱日: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乙。甲当何论?仲舒断曰:“甲无子,振活养乙,虽非所生,谁与易之!诗云‘螟蛉有子,蜾赢负之。’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下列哪些表述是错误的?( )A.这段材料表明,法律儒家化已经发展到司法领域B.这段材料表明,受法律儒家化的影响,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已经从子为父隐扩展到父为子隐C.这段材料表明,“春秋之义”已经代替了法律D.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应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


正确答案:CD
春秋决狱是汉代司法制度的主要特征之一。表明儒家伦理已经进入到司法领域,A项正确。题干主要描述的是父为子隐的情况,在此之前,主要是子为父隐,这表明亲亲得相首匿原则的适用范围得到扩大,B项正确。春秋决狱依据的春秋之义虽然存在于春秋战国时期,但当时并没有司法适用力,D项错误。春秋决狱虽然已经进入到司法领域,但主要是在疑难案件中适用,并没有取代法律,C项错误。正确答案为CD。

第9题:

《论语·雍也》中提到:子见南子,()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 A、子贡
  • B、子渊
  • C、子路
  • D、子有

正确答案:C

第10题:

《诗经小雅》中有诗句说“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这里的“菽”指:()

  • A、小米
  • B、大豆
  • C、高粱
  • D、黍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