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邓小平在正确判断和总结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时,提出了()的著名论断。
第1题:
当代世界各国德育内容在发展趋势上有哪些趋同?
当代世界各国德育内容在发展趋势的趋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即是对“全球伦理”的确认。“全球伦理”的指的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种基本共识,社会或迟或早都会受到混乱或对独裁的威胁,而个人或迟或早也会感到绝望。这一点是本世纪初以来对学校教育内外广泛存在的价值相对主义的一种批判、反思的结果,同时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许多道德问题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的联系的结果。目前学校德育中如何看待生命、如何保护环境以及如何使学生掌握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普遍和基本的价值规范等内容已经成为各国学校德育的时髦追求。同时,与道德教育内容的全球化趋势并行的是道德教育民族性的强调。
第二是对综合道德能力的培养的共识。由于全球化导致的道德价值多元化需要个体的鉴别和选择能力这一因素和个体道德自由与对社会和集体的道德责任之间的平衡也需要个体的鉴别和选择能力这一另因素,当代学校德育较为重视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但是仅仅是判断力的培养难以解决道德教育的所有问题,现当代德育内容中对实践及其他综合的道德能力的强调亦已成为趋势。当代学校道德教育在内容安排上也具有与公民教育相同的特点。
第三则是道德教育内容结构上的共同理解。无论是1980年16个国建道德教育会议报告中归纳的四类共同强调的道德教育内容,还是英国莱斯特大学社会道德教育研究中心莱斯特教授提出通过六大关系的处理来安排道德教育的内容,还是日本文部省颁布的《指导要领》,都可以看出,从构成角度看,现代德育内容的基本层次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文明习惯、基本道德(美德)、公民道德、信仰道德。
略
第2题:
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现状,邓小平提出了什么?
第3题: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_______,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
第4题:
1988年,邓小平在正确判断和总结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时,提出了()的著名论断。
第5题:
()是当代科学技术高度社会化和高度综合性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
第6题:
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有()。
第7题:
从科学技术发展历程,说明我们怎样正确理解和评价科学精神及其科学技术的影响和作用?
第8题:
A.热爱专业、忠于职守
B.造福人民、振兴祖国
C.同心同德、团结协作
D.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第9题:
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第10题: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