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府文庙在历代都有重修,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修府文庙的

题目

泉州府文庙在历代都有重修,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修府文庙的人是()。

  • A、施琅
  • B、朱熹
  • C、郑成功
  • D、蒋毓英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富顺文庙


正确答案: 古建筑,四川省保存完美、建筑精美、规模较大的文庙之一。国重。在富顺县城中心。北宋庆历四年(1044)始建,清道光二十年(1840)重新修缮。占地6000余平方米。坐北向南。为宫殿式建筑群,主要建筑自崇圣祠、大成殿、两庑、戟门,下至棂星门、名宦乡贤祠、礼门、义路、泮池、宫墙、贤关、圣域门,按纵向依次排列。正面临街红墙有“数仞宫墙”,设左右“圣域”、“贤关”二门。前院戟门五开间,单檐歇山式屋顶,黄色琉璃瓦覆顶;西侧乡贤祠五开间,东侧名宦祠供奉官宦名人。中院大成殿面阔七间,面积530平方米,供奉孔子、四配、十二哲像,为文庙重点建筑。东西庑五开间,列历代名儒像。后院崇圣祠为重檐歇山式,绿色琉璃瓦,中为授学之地,左、右有龙池、凤穴。

第2题:

学生所修课程考核不合格应参加(),补考后仍不及格参加()。

  • A、补考;补考
  • B、补考;重修
  • C、重修;重修
  • D、重修;补考

正确答案:B

第3题:

现存泉州文庙的歌章乐谱,是()颁定的。

A、清康熙年间

B、清雍正年间

C、清乾隆三年

D、清道光年间


参考答案:C

第4题:

德阳文庙


正确答案: 即文宣王庙的简称,也是孔庙的别称。我国最早建立的孔庙,是春秋末鲁哀公时期,建在孔子故乡曲阜。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为中国之后二千余年的封建正统文化——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声名日见显赫。唐玄宗开元中叶,追谥孔子为文宣王,于是孔庙从此之后被称为文宣王庙,创建孔庙之风,随之而盛行。

第5题:

泰山灵岩寺相传由前秦时()所建,历代重修。

  • A、郎公
  • B、满空
  • C、张志纯
  • D、元玉

正确答案:A

第6题:

历代帝王为什么敬奉孔子,大封特封孔子,却把荀子排除在文庙之外?


正确答案:处于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的荀子思想过于超前,例如他不信天命、不信鬼神的思想还不被当代人认识,或根本认识不了。再列如历代帝王都认为自已是上天的龙种,而荀子恰恰戳穿了他们的天命观,统治者从骨子里用他的思想治国理政,但表面上决不愿接受这样的“时代超人”。加之李斯的“焚书坑儒”的株连,从统治者到民间,荀子被斥为“异端”,而不得入祀孔庙并不奇怪。

第7题:

清朝康熙七年,下令重修岳麓书院,使其基本恢复原有规模的是哪一位()

  • A、周召南
  • B、丁思孔
  • C、吴三桂
  • D、张廷玉

正确答案:A

第8题:

在A大学,如果学生在考试中作弊,会被通报批评,并取消该门课的成绩,勒令重修,重修费为200元。如果学生考试不及格,同样需要重修,重修费200元。学校为了刺激学生好好学习,将重修费提到了500元。结果发现,学生作弊的现象增多了。请用行为主义的原理解释这一现象。


答案:
解析:
学生作弊现象增多,说明本来作弊的人依然在作弊,以前没有作弊的人出现了作弊行为,这说明观察学习发生了,而且出现了第三个过程:动作复现过程。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一个人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习得某些新的反应,而且行为的习得与行为的表现是不同的,即使在没有表现出来的情境下,学习过程依然存在,榜样行为是否受到强化,只是影响该行为的表现,并不影响行为的习得。因此,事实上,大学中的学生通过观察别人的作弊已经学习了作弊。而作弊行为是否出现取决于是否受到强化,而奖励则是一种强化。对于A大学的学生而言,考试失败的惩罚是200元,考试作弊的强化就是节省200元重修费,作弊被抓与考试失败是同样的结果,损失200元,不具有惩罚效果,因此作弊成功本身具有奖励的性质,是一种强化。而当重修费升为500元时,作弊成功的奖励提升到了500元,因此对作弊行为产生了更大的强化,因此对更多人进行作弊的行为潜能进行了激发,结果导致作弊增加了。

第9题:

孔府位于曲阜,为历代孔子嫡裔衍圣公的官署和私邸,于()时重修。

  • A、隋大业
  • B、唐贞观
  • C、宋宝元
  • D、明嘉靖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2),江南省改名江苏省,海州属江苏省()。

  • A、淮安府
  • B、淮海府
  • C、海州府
  • D、东海府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