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是植树节,1棵树1年大约可吸收二氧化碳18公斤,所以我们应大力提倡植树造林。这种说法正确吗?

题目

3月12日是植树节,1棵树1年大约可吸收二氧化碳18公斤,所以我们应大力提倡植树造林。这种说法正确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华民国17年,南京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生前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规定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A民本主义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D

第2题:

1棵树1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8.3千克,应提倡植树造林。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如果有人在我们周围大量生产制造冰毒,很容易产生大量刺鼻的刺激性气味。这种说法正确吗?()


答案:对

第4题:

餐饮油烟会产生大量PM2.5,不仅餐馆应做好处理,我们家庭努力减少油烟,也是对环境的一种贡献。这种说法正确吗?()

  • A、对
  • B、错

正确答案:A

第5题:

因为人是会出错的,所以人为差错是不能控制的。这种说法对吗()

  • A、不正确
  • B、正确
  • C、不完全正确
  • D、对错参半

正确答案:A

第6题:

“水越纯越好,所以纯水是最好的水”,这种说法对吗?


正确答案: 纯水干净、无污染、不含有害物质,从这个角度来说,纯水是好水,是当水源受到较重污染时,或者饮用水受到意外污染时,人们希望喝到干净的水,此时纯净水是可以暂时饮用的。但并不是说纯就是好,越纯越好,因为,纯水在生产过程中去除了水中有害物质的同时,也过滤掉了一些水中含有的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因此,“纯水是最好的水”的提法是不严谨的。

第7题:

绿色环保标志汽车因为排放低,所以不用担心排气污染问题。这种说法对吗?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将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定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答案:D
解析:
民生主义思想指发展公共事业,有利于整个社会民生。“植树以收利”体现了孙中山主张通过植树来发展公共事业的观点。

第9题:

关于“植树造林、保护林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未成年人也有植树造林保护林木的义务
  • B、植树节是每年的3月12日
  • C、只有政府才有植树造林保护林木的义务
  • D、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要植树造林,保护林木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棵树1年可吸收二氧化碳(),应提倡植树造林。

  • A、18千克
  • B、18.3千克
  • C、16.3千克

正确答案:B